愛憎分明[ài zēng fēn míng]:指愛什麽、恨什麽的態度和立場非常鮮明。
愛莫能助[ài mò néng zhù]:《詩經·大雅·烝民》:“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指有心幫助,但因力量不夠或條件所限而做不到。
愛財如命[ài cái rú mìng]:形容非常吝嗇或貪財。
愛答不理[ài dā bù lǐ]:(~的)像是理睬又不理睬,形容對人冷淡、怠慢:別人跟她說話,她~的。
愛屋及烏[ài wū jí wū]:《尚書大傳·大戰篇》:“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比喻愛壹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跟他有關系的人或物。
愛鶴失眾[ài hè shī zhòng]:比喻因小失大。
愛惜羽毛[ài xī yǔ máo]:比喻珍重愛惜自己的聲譽。
愛理不理[ài lǐ bù lǐ]:不愛答理。比喻對人冷漠,沒禮貌。
愛禮存羊[ài lǐ cún yáng]:由於愛惜古禮,不忍使它廢弛,因而保留古禮所需要的祭羊。比喻為維護根本而保留有關儀節。
愛別離苦[ài bié lí kǔ]:佛家語,指親愛的人離別的痛苦。
愛民如子[ài mín rú zǐ]:舊時稱贊某些統治者愛護百姓,就像愛護自己的子女壹樣。
愛毛反裘[ài máo fǎn qiú]:反裘:反穿皮衣,指皮毛朝裏。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壹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愛人以德[ài rén yǐ dé]:按照道德標準去愛護和幫助人。《禮記·檀弓上》:“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愛不忍釋[ài bù rěn shì]:釋:放下。對所喜歡的物品,愛得拿在手裏久久不肯放下。
愛日惜力[ài rì xī lì]:珍惜時間,不虛擲精力。
愛素好古[ài sù hào gǔ]:指愛好樸質,不趨時尚。
愛才若渴[ài cái ruò kě]: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於喝水壹樣。
愛人利物[ài rén lì wù]:愛護人民,力求有利於人民。
愛國如家[ài guó rú jiā]:指帝王像愛撫自己的家室壹樣愛國愛民。
愛人好士[ài rén hào shì]:愛護、重視人才。
愛憎無常[ài zēng wú cháng]:愛和恨的感情變化不定,叫人捉摸不透。
愛博不專[ài bó bù zhuān]:愛:喜愛,愛好;博:眾多,廣泛;專:專壹,專註。指愛非壹人,感情不專。也用來指愛好太廣泛,精力不專註,而無特長。
愛之如寶[ài zhī rú bǎo]:形容十分喜歡。同“愛如珍寶”。
愛民恤物[ài mín xù wù]:關心、體恤百姓。[;恤:體恤。物:自我以外的人或環境,這裏指眾人。];書證:明·周楫《西湖二集》:“做官愛民恤物,今特佑汝。”
愛勢貪財[ài shì tān cái]:喜愛權勢,貪求財富。《紅樓夢》第十六回:“誰知那個張財主雖如此愛勢貪財,卻養了壹個知義多情的女兒。”
愛親做親[ài qīn zuò qīn]:謂彼此相投合而結成姻親。
愛國壹家[ài guó yī jiā]:熱愛祖國,像壹家人。
愛者如寶[ài zhě rú bǎo]:暫無釋義
愛才好士[ài cái hào shì]:愛惜人才、賢士。
愛非其道[ài fēi qí dào]:道:方法。對某人很親愛,方法不對頭。指父母對子女的溺愛。
愛賢念舊[ài xián niàn jiù]:1.xh.
愛才憐弱[ài cái lián ruò]:憐:同情。愛護人才,同情弱者。
愛財舍命[ài cái shě mìng]:指寧願舍棄自己的生命而追求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