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成語故事及解釋如下:
1、老馬識途
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壹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2、負荊請罪
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死的交情。
3、紙上談兵
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4、三令五申
孫武流寓於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後擊鼓傳令,宮女們壹陣哄笑,隊伍亂成壹片。孫武再壹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
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然後,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
5、圍魏救趙
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
田忌采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6、壹字千金
戰國時期,秦王嬴政年幼繼位,由相國呂不韋輔政,為了籠絡人心,增強實力,呂不韋組織人編寫《呂氏春秋》,並把這壹部10多萬字的書掛在鹹陽的門市上,宣布誰能指出書中不足,增加或刪除其中壹字者,賞給其千金。
7、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以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退避三舍。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8、壹鼓作氣
春秋時期,齊國恃強淩弱攻打魯國,魯莊公率軍迎敵,兩軍相遇,齊軍擂起戰鼓,而魯軍在曹劌的帶領下沒有擂鼓。齊軍第三次擂鼓時士氣已經低落,魯軍才第壹次擂鼓。魯軍靠的就是壹鼓作氣的士氣以少勝多,打敗了齊軍。
9、暗度陳倉
秦末項羽滅了秦以後,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誰先攻入鹹陽的人為王的約定,劉邦極為不滿,領兵進入四川,沿途燒了巴蜀的棧道,封為漢王,劉邦得到韓信的幫助,明裏在修棧道,背地繞道輕取項羽的大將章邯,進而取得中原為王。
10、懸梁刺股
漢朝時儒學大師孫敬小時候讀書十分刻苦,經常讀到深夜,怕自己睡著就把頭發用繩子系在屋梁上。戰國時縱橫家蘇秦到秦國遊說失敗,為博取功名就發憤讀書,每天讀書到深夜,每當要打瞌睡時,他就用鐵錐子刺壹下大腿來提神。
11、背水壹戰
西漢三年劉邦派大將韓信和張耳率軍攻打趙國,趙王劉歇和大將陳余率20萬大軍在井陘口迎戰。陳余不聽謀士李左車的建議,與韓信硬拼,韓信用計將其引至河邊,然後派兵輕取趙軍大營,殺死陳余,活捉劉歇,消滅趙國。
12、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明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墻壁鑿了壹個洞引來鄰家的光明,讓光明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報酬。
主人覺得很奇怪,問他為什麽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妳家的書,通讀壹遍。”主人聽了,深為感慨,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13、刻舟求劍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也可稱為路過江的人),把佩帶的劍掉進了江裏。他匆忙在船沿上刻上壹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也可稱為路過江的人),把佩帶的劍掉進了江裏。他匆忙在船沿上刻上壹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船靠岸後,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船已經走(行駛)了很遠,而劍還在本來的地方。
14、葉公好龍
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非常愛好龍。在他的家裏,墻上畫著龍,柱子上雕著龍,穿的 蓋的上面都繡著龍。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愛好龍,就來到葉公家訪問他,長長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頭探進窗戶裏張望。
葉公看到天上的真龍後,嚇得魂飛膽破,臉色 都變色了,匆忙躲起來。本來,葉公愛好的不是真龍,而是那些畫的、繡的、刻的假龍。
15、滄海桑田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從前仙人王遠和麻姑,他們相約到蔡經家去飲酒,王遠壹行很快就到蔡經家,但沒見到麻姑的到來,就派使者去請。麻姑到來說她奉命去巡視蓬萊,已經三次見到東海變成桑田,現在海水又退了壹半。
16、不拘壹格
清朝思想家龔自珍面對腐敗的清政府,主張改革,提倡禁煙,得不到朝廷重用。48歲毅然辭官歸隱,在路過鎮江時看到當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詩壹首:“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
17、了如指掌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廟,在廟裏按始祖的等級依次排列設置靈位,每逢有大的行動、節日,帝王們就進廟祭祖,稱為“啰”禮。很多人對啰禮不理解,向孔子請教。孔子認為魯國的宗廟違背了周禮,他避而不談,指著手掌說:“知道啰禮的人治國就了如指掌
18、長風破浪
南朝宋國著名將領宗愨從小就有雄心壯誌,喜歡舞槍弄劍,他的叔父宗炳問他的誌向,他回答說:“願乘長風破萬裏浪!”,後來他帶兵攻打林邑國,運用計謀取勝,被封為左衛將軍。
19、拔苗助長
從前宋國壹個農夫擔心自己田裏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三天過去了,禾苗沒見動靜。他想出壹個辦法,就急忙奔到田裏,把禾苗壹棵棵拔高壹些。回去對兒子說禾苗長高了壹大截,兒子跑到田裏壹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20、壹葉障目
有個書呆子從古書上讀到“蟬翳葉”的故事,信以為真,就四處尋找,把蟬躲藏處的樹葉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臉作試驗,問妻子能不能看見他。妻子氣憤說看不見。他就拿這片樹葉去街上行竊,被抓後說:“我壹葉障目,妳們能看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