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來源。
壹是神話傳說,如誇父追日、精衛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劍、狐假虎威;三是歷史典故,如負荊請罪、破釜沈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驥伏櫪、青出於藍;五是外來文化,如功德無量、火中取栗。
幾個成語的來歷:
“分道揚鑣”的由來
“分道揚鑣”這個成語,大家可能都比較熟悉,現在用這個詞則多比喻因誌趣、目標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幹各的事。?分道為何“揚鑣”呢?
鑣:馬嚼子。揚鑣:驅馬前行“分道揚鑣”即提起馬勒口驅馬前進,指分路而行。?這個成語來源於《北史.魏諸宗室.河間公齊傳》:“子誌……與禦史中尉爭路,俱入見,而陳得失,……高祖曰:“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
“男左女右”的由來
據傳說:中華民族的始祖盤古開天辟地後,他的左眼變成了日神伏羲;右眼變成了月神女媧,在吐魯番出土的《伏羲女媧圖》中:伏羲在左、左手執矩,女媧在右,右手執規,人首蛇身,蛇尾交纏,頭上繪日,尾間繪月,周圍繪滿星辰。
伏羲、女媧都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天神和人類的祖先。據說伏羲曾教導人們從事農、牧、漁業生產,女媧曾教導人們婚姻嫁娶的人倫禮法。他們手中拿的規和矩,即是生產工具,又是社會秩序的象征。民間流傳的“男左女右”習俗,就是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