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善如流 [ cóng shàn rú liú ] 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翻譯:君子說: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意見,是好事。
2、倒背如流 [ dào bèi rú liú ] 倒著背誦像流水那樣順暢,形容詩文等讀得很熟。
出處:郭沫若《蘇聯紀行日記·六月廿七日》:“她把說明小冊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經讀得來倒背如流了。”
3、砥柱中流 [ dǐ zhù zhōng liú ]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壹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蕩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自:西漢·劉向《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翻譯:我(古冶子)曾經隨國君(齊景公)壹起渡河,巨龜咬住馬車左轅的馬匹,將它拖入水中。
4、? 對答如流 [ duì dá rú liú ] 回答問話像流水壹樣流暢,形容反應快,口才好。
出處:晉·王嘉《拾遺記》:應對如流;無有疑滯。
翻譯:回答問話像流水壹樣流暢,沒有壹點猶豫不定。
5、 付諸東流[ fù zhū dōng liú ] 扔在向東流的水裏被沖卷走。比喻希望落空或成果喪失。諸:“之於” 的合音。
出處: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贈芝麻識破假形》:“他日醫好復舊;萬壹悔卻前言;小生所望;豈不付之東流!”
翻譯:將來他的病好了,萬壹後悔當時說的話,我指望的東西就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