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盜食致飽。
2.盜名暗世。
3.盜名欺世。
4.盜嫂受金。
5.盜玉竊鉤。
釋義:
盜食致飽(dào shí zhì bǎo):比喻以不正當手段獲益。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獲酬謝,或有喧聒時人視聽求見發遣,以此得官謂為才力,何異盜食致飽,竊衣取溫哉!”
盜名暗世(dào míng àn shì):盜:竊取;名:名譽、名稱;暗:黑暗。在黑暗時代竊取好的名譽。指奸佞之人在亂世乘機騙取聲譽。
出處:《荀子·不茍》:“是奸人將以盜名暗世者也。”
盜名欺世(dào míng qī shì):盜:竊取;名:名譽;欺:欺騙。竊取名譽,欺騙世人。
出處:《宋史·鄭丙傳》:“近世士大夫有所謂道學者,欺世盜名,不宜信用。”
盜嫂受金(dào sǎo shòu jīn):以之為因小眚而遭讒被疑的典實。
出處:《史記·陳丞相世家》載,絳侯、灌嬰等鹹讒陳平曰:臣聞平居家時,盜其嫂;臣聞平受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於是漢王疑之。
盜玉竊鉤(dào yù qiè gōu):玉:貴物。鉤:賤物。比喻壹切大小竊取之事。
出處: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吏條陳》:“盛宣懷不過郵傳部大臣耳,倘使處於總協理大臣地位,則盜玉竊鉤,何事尚不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