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為趙王城遺址保護區,西為文化展示區,是壹期工程的主體。包括三圈七園三十景。第壹圈展示趙文化,包括趙圖騰文化和趙的許多重要事件。建築有趙國文化展覽館和趙國園林。第二圈與東保護區的龍臺在壹條中軸線上,反映了戰國時期趙的“禮、崇、榮”文化。禮儀文化,包括宮廷禮儀、觀眾禮儀、諸侯聯盟禮儀等。趙的禮儀從入口中軸線上烘托氣氛,讓人感受到龍泰的威嚴。計劃通過建造在水中的“澠池館”來展示秦昭澠池同鄉會和藺相如的慷慨和智慧。祭祀文化是再現趙國的祖先祭祀、水神祭祀、山神祭祀。“軍事文化”要體現趙國胡服騎射精神,在這個中軸線上有壹些點,比如壹個平臺,壹個軍事領域,壹個營地,壹個軍事城市,壹艘船和士兵穿過古老的河流,以及壹段城墻的修復。第三圈意在通過國家驛站等建築表達戰國時期各國的不同文化。總的來說,東西區域功能不同,但應該是兼容的,由壹條旅遊線路串起來,新的景觀和原有的古董相互印證。在西方體驗文化,在東方感受震撼。
5438年6月至2006年10月,基於趙王城遺址的遺址公園建設,在全市人民的期待中,挖出了第壹鏟土,開工建設。
從南門進入。這是大門。這是文化展示區,是趙文化主題公園。壹期啟動區占地876畝,包括南大門、趙文博展覽館、會展廣場、景觀大道等主體工程和文物展覽。此外,除道路和景觀建築外的公園全部綠化,種植了上百個品種的花木,真正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優美環境。二期工程主要是文化展示區西部約1.300畝的園林綠化、生態水系、山體水系、文化景點。在突出文化特色的同時,突出園林景觀和自然特色,建設高品位的生態公園;三期工程是在趙邯鄲老城區文物保護總體規劃的指導下,對城內遺址進行保護、開發和展示。
從南門進入,妳還會看到趙武靈王的大型雕塑。樹立此雕塑的目的是為了弘揚趙文化的改革進取精神。“趙武靈王雕塑”可能在十壹國慶後安裝。繼續向北,將是壹幅長158米的“歷史畫卷”。“歷史畫卷”由許多花崗巖制成的竹簡組成,每張竹簡都記錄和雕刻了發生在趙國的重大歷史事件或成語和典故。長卷之所以定為158米,是因為趙定都邯鄲***158。“歷史畫卷”可能會在十壹期間向遊客展示。
“歷史畫卷”的北面是下沈廣場。該中心將矗立壹座大型群雕,主題是展示王召的文學和武術。目前,這座雕塑正在設計中。北面緊鄰下沈廣場,是整個園區的精華——趙王城遺址博覽會展廳。我們可以看到建築是壹個階梯狀的土臺,外觀很像古城區的“龍臺”,古樸剛毅,透露著壹種歷史的滄桑。建築面積5300多平方米,分為地下和地上。世博展覽館是全面集中展示趙王城和趙國歷史文化的主題展館。整個展覽將采用文物、圖片、投影、雕塑、大型多媒體場景、幻影成像、動畫、互動項目等展覽技術,展示趙歷史文化和趙王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