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項伯殺人,臣活之”中的“活”字的詞性是什麽?

“項伯殺人,臣活之”中的“活”字的詞性是什麽?

是個"使動用法",使……活。"臣"使"之"活,活是救活之意。

出處:《鴻門宴》

作者: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壹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原句: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

譯文:秦朝當政的時候,項伯和我壹起出遊,項伯殺了人,我使他活了下來。

創作背景: 公元前206年,當時為沛公的劉邦率領義軍攻破武關,進入關中地區。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劉邦入關後,與秦民約法三章,並派人駐守函谷關,以防項羽進關。當時項羽剛剛於巨鹿之戰取得勝利,並殲滅了秦軍的主力,正向關中進攻。當項羽到達函谷關後,得知劉邦已經攻陷關中,壹怒之下攻陷了關隘,並推進至戲水之西。劉邦當時與其軍隊同處霸上,暫未會見項羽。當時項羽的兵力大約是400,000 人,劉邦軍隊***約100,000 人。

相關成語:

鬥酒彘肩:形容英雄豪壯之氣。《史記·項羽本紀》

秋毫無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史記·項羽本紀》

勞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史記·項羽本紀》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比喻生殺大權掌握在別人手裏,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史記·項羽本紀》

鴻門宴:指不懷好意的宴請或加害客人的宴會。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