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前進:頂著大浪前進。比喻船在洶湧澎湃的大海上行駛
專心致誌形容壹心壹意
膽戰心驚(瀏覽數:10) 成語發音: dǎn zhàn xīn jīng 成語釋疑: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濁浪排空:渾濁的水浪沖向天空。
萬馬奔騰 ( wàn mǎ bēn téng ) 解 釋 成千上萬匹馬在奔跑騰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
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俗稱“排子”,是壹種古老的水運工具。它由十幾個氣鼓鼓的山羊皮“渾脫”(囫圇脫下的羊皮經浸水、暴曬、去皮、紮口、灌入食鹽和香油等壹系列的炮制工序制成),並排捆紮在細木架上制成。
羊皮筏,是古代沿習至今的擺渡工具。古代勞動人民“縫革為囊”,充入空氣,泅渡用。唐代以前,這種工具被稱為“革囊”,到了宋代,皮囊是宰殺牛、羊後掏空內臟的完整皮張,不再是縫合而成,故改名為“渾脫”。
渾做“全”解,脫即剝皮。人們最初是用單個的革囊或渾脫泅渡,後來為了安全和增大載重量,而將若幹個渾脫相拼,上架木排,再綁以小繩,成為壹個整體,即現在的“皮筏”。它是黃河上遊的主要運輸工具。
古詩:“縱壹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就是指皮筏破濁浪,過險灘的情景。
我國的皮筏歷史悠久。《水經註.葉榆水篇》載:“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船(即皮筏)南下水。”《舊唐書.東女國傳》:“以牛皮為船以渡。”《宋史.王延德傳》:“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蘭州羊皮筏子,相傳是從清光緒年間興起的。
蘭州羊皮筏子分大、小兩種。最大的皮筏用600多個羊皮袋紮成,長12米,寬7米,6把漿,載重量在20至30噸之間。這種皮筏壹般用於長途水運,從蘭州至包頭,每天順流行進200多公裏,12天可抵達包頭。小皮筏系用10多個羊皮袋紮成,適於短途運輸,主要用於由郊區往市區送運瓜果蔬菜,渡送兩岸行人等。
制作羊皮筏子,需要很高的宰剝技巧,從羊頸部開口,慢慢地將整張皮囫圇個兒褪下來,不能劃破壹點地方。將羊皮脫毛後,吹氣使皮胎膨脹,再灌入少量清油、食鹽和水,然後把皮胎的頭尾和四肢紮緊,經過晾曬的皮胎顏色黃褐透明,看上去像個鼓鼓的圓筒。用麻繩將堅硬的水曲柳木條捆壹個方形的木框子,再橫向綁上數根木條,把壹只只皮胎順次紮在木條下面,皮筏子就制成了。羊皮筏子體積小而輕,吃水淺,十分適宜在黃河航行,而且所有的部件都能拆開之後攜帶。
現在,黃河邊供遊客乘坐的羊皮筏子都是用13只皮胎采取前後4只中間5只的排列方式綁紮成的小筏子,重20多斤,能坐5個人。據說,從前最大的羊皮筏子有600只皮胎,能載重15噸。
劃羊皮筏子的水手被稱為“筏子客”,他們都是有多年經驗、深諳水性的老“把式”。“筏子客”老李扛著筏子走到河邊小碼頭,將羊皮胎朝下放進水中,在木架子上鋪幾塊墊子,等我們盤腿坐好了,他也坐下來開始劃槳,筏子便離開碼頭,順水漂流。他說過去做“筏子客”非常危險,是在刀口浪尖上討營生,因此有很多講究,比如不能說“破”、“沈”、“碰”、“沒”、“斷”等不吉利的字,首次出行還要掛紅、放炮、焚香、祭奠河神。現在會劃羊皮筏子的人越來越少了。
現在黃河的水情不像從前那樣險惡,為了遊客安全,羊皮筏子也只在比較淺的水域行駛,因此坐筏子的感覺也少了些驚心動魄。坐在筏子上,低頭就能看見黃河水從羊皮胎的空當中悠悠穿過,向下壹伸手穿過木架子就能撩到涼涼的河水,更奇妙的是筏子隨著水波蕩漾晃晃悠悠,乘客卻不會被水打濕,有點“我自端坐,任他風浪”的味道。河面上涼風習習,渾黃的河水打著漩渦緩緩東流,河心小島上蘆葦搖曳,河對岸的山上白塔峭然屹立,看“筏子客”使出“壓”、“抓”、“提”等招式劃槳,聽他高亢地扯著嗓子唱幾句顫悠悠的“花兒”……這壹切都使人感受到黃河的獨特韻味。
皮筏只能順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之說,所以已經被淘汰。然而羊皮筏子有節約能源,保護環境,視野寬闊等優點,如能乘坐羊皮筏子順流觀景,也是壹種難得的樂趣。
皮筏浮力極好,容易操作控制,遇上湍急時快如飛箭,給人飛流直下的痛快感。長途漂流要用大筏,遊人可在筏子上走動,乘上它可在黃河裏漂流半天到兩天長的時間,壹路欣賞黃河上的壯美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