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創新精神隨處可見,尤其是在廣告方面,有多新穎,讀起來就有多滑。然而,這些廣告大多改變了習慣用語。雖然發音壹樣,但是用詞不壹樣,意思就更不壹樣了。所有流傳下來的成語都被修改成了人們產品銷售的促銷廣告。壹家服裝店“舍不得衣服”,原成語舍不得;壹個蚊香廣告是“無聲無蚊”。原來成語是默默無聞;壹個食品廣告就是“壹斤”。原成語是“大吃壹驚”?
這些廣告往往出人意料,在人們中間廣為流傳。也就是這些被改得讓人覺得邋遢的廣告。可見改成語的廣告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大的。
在我看來,改成語廣告的負面影響遠遠大於正面影響的比例是10000: 1。它的缺點遠遠大於它的好處。改變習慣用語的廣告的唯壹好處是促進產品的銷售。然而,它也帶來了許多缺點。經常看到壹些小學生甚至成年人會把壹些成語寫錯,而這些成語就是改成語的廣告。
其實改變成語有兩種方法:第壹種非常明顯,就是直接改變成語中的個別字,用諧音字代替。第二個就沒那麽明顯了。它在壹個特定的廣告中使用了原來的成語。成語的字沒有變,但是成語的意思完全變了。比如下面的廣告:
壹家音響店做的壹個音響組合的廣告是:壹呼四應。其初衷是強烈的感染力。這裏是音響。發音不錯。
壹家石灰廠的廣告從零開始。大家都知道它的本義,意思是壹個人從來沒有過壹個過程。這裏描述的是從白石灰開始的。意義相差十萬八千裏。
其中最經典的壹個廣告是牙刷廣告,叫做“無”。這是壹個形容人小氣的詞,卻用來形容牙刷質量好。
這樣的廣告很多。
那些剛上小學的小學生,看到那些改成語的廣告後,都認為這些改成語是正宗的流傳下來的成語。他們在做作業的時候,沾沾自喜地把這些改變後的成語寫在作業裏,換來的卻是壹個鮮紅的“叉叉”。
電視上這種廣告太多,會把人的大腦搞糊塗,讓人搞不清哪些成語是對的,哪些是錯的。久而久之,這些錯誤的成語就儲存在他們的腦海裏,使人以假亂真,從而犯錯誤,所以改成語已經深深地傷害了周圍的人。
那麽很多商家隨意把成語改成廣告的原因是什麽呢?總結起來,有幾個原因:
1.短時間內改變成語,會給人壹種新穎時尚的感覺。會廣為流傳。2.改成語是在原有成語的基礎上,容易被人記住。3.改成語非常簡單方便,可以降低廣告設計成本。4.改成語默認是合法的廣告方式。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改成語廣告的現象愈演愈烈。
成語可以隨便改嗎?
生活中,隨處可見被人改頭換面成廣告詞的“成語”,走在建材店裏有“在家刷墻”;藥房裏有“不能耽誤的咳嗽”;服裝店有“Coco衣衣衣衣”;家電城的冰箱有“領先壹步”;美容店有“斑要早,請不要留痘痘”。(我收集了大量關於廣告變化的成語。詳情請見附表。)
很多商家為了讓自己的廣告被別人記住,亂改成語,危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