莖 #jīng 造字法:形聲;從艹、聲
基本字義
1. 植物體上生枝長葉開花的部分,有輸送植物體內養料的作用,是植物的中軸。
2. 量詞,指長條形的東西:幾~小草。數~白發。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艸,巠聲。本義:植物的主幹)
2. 同本義 [stem;stalk]
莖,枝柱也。謂眾枝之主。——《說文》
莖,本也。——《廣雅》。按,字從艸,艸曰莖,木日幹。散文則草木枝亦皆曰莖。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莖長四寸。——《荀子·勸學》
3. 又如:塊莖;根莖;球莖;鱗莖;地上莖;地下莖;莖立(像草莖壹樣的直立);莖英(古樂名)
4. 柱;竿 [post]
抗仙掌以承露,擢雙立之金莖。——《後漢書》
5. 小枝 [twig]
莖,小枝也。——唐· 慧琳《壹切經音義》
6. 器物的柄 [handle]
桃氏為劍,臘廣二寸有半寸…以其臘廣為之莖圍,長倍之。——《周禮》
〈量〉
1. 指長條形的東西。如:數莖小草;數莖白發;幾莖苗;加蔥九莖
常用詞組
1. 莖桿 jīnggǎn
[haulm] 栽培植物(如豌豆、蠶豆、馬鈴薯、谷類)的上部,尤其收獲以後被積聚起來者
2. 莖幹 jīnggàn
[shooting] 若幹種植物(如各種草或谷類)的生長階段,在此階段,長出開花和結果的梗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