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什麽叫公雞斷了尾巴?

什麽叫公雞斷了尾巴?

公雞割掉尾巴:公雞因為害怕祭祀而割了自己,後來指人害怕被殺而自殺。

壹,成語的來源

春秋左丘明《左公二十二年》:“蒙彬住郊區,見公雞斷了尾巴。問之,侍者曰:恐其祭祀。”後人提煉出“公雞斷了尾巴”這個成語。

二、成語和典故

東周時,周景王封長子壽為太子,但壽不幸早逝。周景王想把他最喜歡的私生子改成王子,但國人不同意,希望王的兒子成為王子。

周景王的寵臣蒙彬實際上是朝鮮的支持者。知道景王要立朝鮮為太子,就和朝鮮密謀除掉孟。然而,蒙彬與單於國君主單於公和劉國君主的私生子伯查不和。此二人欲殺晁、,立孟為太子。

有壹天,蒙彬帶著侍者去郊外散步,看見壹只雄壯的公雞在啄他漂亮的大尾巴,直到尾巴被啄斷。蒙彬很疑惑,問身邊的服務員:“為什麽?”服務員回答:“大概是怕因為太美而成為祭品吧。”

蒙彬聽了,急忙回去見景王,向景王報告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並說:“雞為了不使自己成為祭品,連自己的尾巴都可以割斷,何況是人呢?為了妳的穩定,請早點做決定。”他想用這些話來規勸周下定決心以太子的身份建立王朝,但周不聽。

周景王死了,單穆公和波密聯合起來殺了,支持孟繼位,為周悼王。後來在其他官員的支持下,朝鮮有意重回東周奪取皇位。正因為周的優柔寡斷,東周經歷了幾個動蕩的年頭。

第三,成語的含義

公雞看到自己的翅膀很豐滿,擔心自己將來會成為屠刀的犧牲品,毅然啄掉了漂亮的羽毛。用公雞斷了尾巴來諷刺周。正是因為他想讓景王犧牲小利,像公雞壹樣求全集,防患於未然。

兩位王子之間有壹場激烈的鬥爭。如果景王猶豫了,讓他們打,不管將來哪壹方贏了,對另壹方都是災難。因此,蒙彬建議景王現在就采取果斷的行動,而不是在將來看到兩個兒子互相爭鬥。讓他們少受點苦。

這個世界上,必然有取舍,只有放棄才有收獲。貪圖享樂,無法及時預見災難;猶豫不決,無法做出決定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