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及其故事
人們贊美醫術高超的醫生,常用“杏林滿春”或“杏林滿名”。這裏有壹個典故:
眾所周知,中醫領域常用“杏林”二字,醫生也經常冒充“杏林人”。但《杏林》字典顯示的是漢末三國時福建的道士董楓。
董楓,字易軍,福建後關(今福州)人。他有很高的道術和醫術,與當時的華倫、張仲景齊名。他被譽為“建安三神醫”。據《三國誌·石解傳》記載,當時距離交州刺史六品出書已經三天了,神仙董楓把壹顆自制的藥丸塞進刺史口中,倒了壹點水。
他雖然醫術好,但治病從來不拿錢,而是讓治好的病人在他家旁邊種杏樹。重病和治愈的人各種五棵杏樹,小病的人各種壹棵杏樹。幾年後,東風治好了幾千個病人,種了幾十萬棵杏樹。董楓在此栽培,這棵杏樹被稱為“林東杏林”。但是換米,壹桶米換壹桶杏。董峰也會用這些換來的大米去幫助窮人。這樣看來,正是因為董楓行醫濟世的高尚品格,才贏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董楓更是大名鼎鼎,廬山地區的百姓在董楓出現後在杏林設壇祭拜這位善良的道醫。後來人們在董楓隱居處建了杏壇、真壇、真人壇。
就這樣,杏林壹詞逐漸成為醫生的專用名詞。人們喜歡用“杏林滿春”、“杏林滿名”之類的詞語來贊美像董楓這樣醫風高尚的大醫,也經常用這些詞語來贊美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