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極必反通常是指:事物發展到極點,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物極必反
全拼: wù jí bì fǎn
釋義: 極:頂點;反:向反面轉化。事物發展到極點,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出處: 《呂氏春秋·博誌》:“全則必缺,極則必反。”《鹖冠子·環流》:“物極則反,命曰環流。”
例子: “~”,錯誤成了堆,光明就會到來。(毛澤東《我們黨的壹些歷史經驗》)
用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近義詞剝極則復 剝極將復 否極泰來 日中則昃 極則必反 窮則思變
反義詞千篇壹律
物極必反的成語故事
武則天(624年-705年),名曌(zhào),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壹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壹(終年82歲)。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
武則天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獲賜號“武媚”[1] 。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後,尊號“天後”,與高宗李治並稱“二聖”。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宣布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定洛陽為都,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武則天在位時,殺唐宗室,任用酷吏,但她多權略,能用人,所以賢才輩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晚年逐漸豪奢專斷,頗多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史稱“神龍革命”。中宗恢復唐朝後,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十壹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開元四年(716年),改謚則天皇後。天寶八年(749年),加謚則天順聖皇後。
武則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頗有詩才。有《垂拱集》、《金輪集》,今已佚。《全唐詩》存其詩。
物極必反的成語故事點評?
物極必反的成語故事告訴我們,認識到物極必反的道理,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好的貼近現實,真正和眼前的生活到達某種默契,求得最佳的生活方式,也許這正是現代人最可取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