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成語故事_誰是成語“有誌者事竟成”的出處和主角?

成語故事_誰是成語“有誌者事竟成”的出處和主角?

耿弇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將軍。他的父親耿匡被任命為太守,所以耿弇經常看到縣尉挑選騎士的場景。漸漸地,他對樹立軍旗、擊鼓、學習騎馬射箭、帶兵打仗都很感興趣。

耿弇二十壹歲時,聽說劉秀活躍在北方,決定投奔北方。耿弇眼界不凡,劉秀也很識人,就安排他在身邊做官。後來,耿弇為劉秀打了許多勝仗,越來越受到劉秀的信任和重視,被提升為將軍。

建武五年,齊國張步遲遲不接受瑯邪郡的投降。於是劉秀派耿弇去攻打張步。張步知道耿弇會帶兵來,就在很多地方布置兵力,準備迎敵。當時,張步在臨淄集中兵力,其弟張蘭帶領兩萬精兵駐守相距四十裏的Xi安。耿弇領兵入畫,恰好在安、臨淄中間。

耿弇是獨立的。他用“東引西進”的戰術,放出消息進攻Xi安,實際上是進攻臨淄。張蘭得知消息後,日夜加強警戒。耿弇命令士兵們半夜起床,吃飽飯,然後迅速把軍隊趕到臨淄。果然,張步被耿弇出其不意地襲擊,不到半天就攻破了臨淄。張蘭得知臨淄失陷,嚇得率兵棄城逃回劇縣。

張步戰敗逃回戲縣後,召集三弟等將領等人,準備集結二十萬大軍,欲反攻耿弇,試圖收復臨淄。他認為此時耿弇的兵力不如自己,而且剛剛打完壹仗,又累又乏,肯定無力還手。不過耿弇是有備而來的。壹方面派兵引張布到臨淄;另壹方面,在張步與守軍激戰時,他率領壹批精銳戰士突襲張步大營。戰鬥中,耿弇被箭射中大腿,但他立即用馬刀將箭斬斷,仍不屈不撓地戰鬥,最終取得勝利。

幾天後,光武帝來到臨淄參軍。他對耿弇說:“以前韓信是立齊王,現在耿將軍以攻下朱阿聞名,妳們兩個功勛相當。但當時齊王被李生降服,韓信得以趁齊國松懈、毫無準備之際乘虛而入。耿將軍面對的是壹個強大的敵人,所以他的立功比韓信更艱難。田橫與李生背叛齊國,烹殺李生,稱帝繼續抵抗。後來,當漢高祖向田橫投降時,他警告李商(李生的兄弟)不要報復田橫。張步之前也殺了龍符。如果張步來投敵,我也會命令傅湛(龍符的父親)放下對張步的仇恨。耿將軍曾經出謀劃策在南陽攻齊滅掉張步,但我壹直認為很難,很難實現。沒想到耿將軍現在也達到目的了。真是‘有誌者事竟成’!“之後,耿弇多次追擊,迫使張步帶領十余萬人投降。

因此,後人把劉秀的“有誌者事竟成”這句話引申為成語“有誌者事竟成”,形容人只要下定決心去做,最後壹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