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葫蘆,就是照著別人的樣子畫葫蘆。比喻純粹模仿,沒有創新。同為“照著同樣的圖案畫壹個葫蘆。”摘自《董璇記錄》。相傳宋初,翰林學士顧濤自認為文筆超群,才華出眾。他想顯示他的晉升,並建議宋太祖註意寫作工作。趙匡胤認為他的工作只是臨摹,說是臨摹葫蘆。顧濤的目的沒有達到,於是在住處的墻上寫了壹首詩:“可以嘲笑陶院士,年年畫葫蘆。”
明月蘆花寓意虛幻迷人的夜的境界,也是對無痕的比喻。——摘自《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四。臺詞是:?釣魚的心情是淡淡的,古爾波的壽命很長。清風如柳,明月如滿洲蘆花。夜潮上,月滿蘆葦,漁夢遠。
魯相關介紹
蘆葦,多年生植物,有發育良好的根莖。莖直立,高1-3 (8)米,直徑1-4厘米。它有20多個節點。基節和上節較短,最長的節位於下節4-6,長20-25 (40) cm,節上有蠟粉覆蓋。葉鞘下部比上部短,節間長;葉舌邊緣密集生長壹圈長約1 mm的短纖維毛,兩側毛長3-5 mm,易脫落;葉片呈針狀,長30厘米,寬2厘米,無毛,頂端漸細成絲狀。
蘆葦遍布全國。生於江河湖泊,池塘溝渠,低濕地。它是世界上廣泛分布的多類型物種。除森林生境不生長外,各種有水源的開闊地帶往往以其迅速擴大的繁殖能力形成毗連的蘆葦群落。模式標本采集自澳大利亞。
參考以上內容:陸毅樣品葫蘆明月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