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三緘其口
拼音:
[sān jiān qí kǒu]
解釋:
緘:封。三,泛指多次。在他嘴上多次貼了封條。形容說話謹慎。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出處:
《太公金匱》:“武王問:‘五帝之戒;可得聞乎?’太公曰:‘黃帝雲:予在民上;搖搖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緘其口;慎言語也。’”
用法:
作謂語、賓語;用於對事保密程度
結構:
動賓式
近義詞:
緘口不言、守口如瓶、默不做聲
反義詞:
口若懸河、誇誇其談
押韻詞:
刀頭劍首、只雞絮酒、鬩墻誶帚、拿不出手、舉十知九、行家裏手、三不朽、曠古未有、誌沖牛鬥、獅子吼、......
舉例造句:
但他們又會時常安慰自己,說自己的那些兒難以啟齒的事兒別人不會知曉,就是知情的人也會三緘其口替他保守秘密。
成語典故:
孔子崇尚周禮,曾專程到周王朝考察文物禮儀 制度。據《說苑.敬慎》載,孔子在參觀周王祭先祖的太廟時,看到臺階右側立著壹個銅鑄的 人,但嘴被紮了三道封條,在這個銅人的`背面。刻著壹行字:“古之慎言人也”。意思是:這是古代壹位說話極其慎重的人。大概這給孔子以極大的震動和啟發,所以孔子在諄諄教誨弟子時,總是十分強調“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後來人們便以“三緘其口”比喻“慎言”了。人們常用的“緘默不語”也是由此演化而來的。
成語舉例:
危行言遜,禍免生肘;金人示誡,三緘其口。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