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茵·萬·古澤
唐漢玉《答馮素書》出處:“然聽之,喜之;顏文昌說要下車拜。”
解釋為:過失;然後:就。歡迎並樂於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指虛心接受意見。
用作謂語、定語和狀語;談到壹個人
同義詞:改過自新。
反義詞掩飾錯誤,知錯不改。
古代
領導幹部應該對群眾的批評采取寬容的態度。
壹個聽完開心的故事。
春秋時期,有壹個叫高駢的人。他很謹慎。他在齊國宰相晏子手下做了三年的官,從來沒有出過差錯。但是晏子無緣無故地解雇了他。這是為什麽呢?晏子說,“我是無用的。人,就像壹塊彎曲的木頭,必須用墨鬥把玩,用斧子砍,用刨子刨,才能成為有用的樂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但別人不給暗示,他就看不到。但是在我身邊三年的高標,在看到我的錯誤時從來沒有說過什麽。對我有什麽好處?所以,我解雇了他。”可以看出,晏子喜歡人們指出他的缺點。他認為指出上級的過錯是下屬的責任,否則不履行責任也沒用。
晏子善於聽取別人的批評。他也很善於批評,知識面廣,善用比喻,講究語言的藝術,批評的方式和態度,註意當時的環境,靈活應對。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封建社會少有的開明君主。他即位後,吸取歷史教訓,暢所欲言,鼓勵大臣多提意見,提高了諫臣的地位。貞觀前期用的著名諫臣有、、杜如晦、方,後期用的有馬周、、褚遂良。魏徵死後,唐太宗懷念他,嘆曰:“以銅為鏡,可以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看出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死了,我死在鏡子裏!“唐太宗能夠用人唯才,從善如流,壹聽就改,這也是他能夠創造《貞觀之治》的重要原因。
唐代著名書法家劉公權、顏真卿也被稱為“劉燕”。在書法上,有壹句名言:神筆難寫“飛鳳甲”,意思是這三個字很難寫。有壹天,少年劉公權在壹面錦旗上寫下十個大字,上面寫著“我能寫飛風,敢在人前誇”,並把它們貼在壹棵樹上。壹個賣豆腐腦的老頭勸他:“妳的字壹點力氣都沒有。有什麽值得驕傲的?”老人讓他去花垣縣找字畫湯。劉公權雖然不服氣,但還是去花垣縣找字畫湯。結果他發現,字畫湯是壹個沒有胳膊的老人,卻能像神壹樣用腳用筆表達。劉公權突然醒悟,懇求老人收他為徒。老人雖不收他為徒,卻給了他“八壇水寫,硯染池黑。”“只有爭取到幾百個家長,龍鳳才能飛。”幾句鼓勵他的話。從此,劉公權努力向別人學習,終於成為大師。
劉公權最終成為大師,是因為他能聽壹個賣豆腐的老頭的建議。如果沒有那個賣豆腐的老頭,恐怕他會被自己的狂妄所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