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窺豹。
管中窺豹是壹則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於《世說新語·方正》。管中窺豹意思是從竹管的小孔裏看豹,管孔小而豹子奔跑的速度極快,嘲諷有些人以狹窄而片面的視角以及知識而看不清事實。
比喻只見到事物的壹小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該成語在句中壹般作謂語、狀語;含貶義。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管中窺豹”的狀況,只要人們細心觀察,找到事物中關鍵的因素,就可以像王獻之壹樣“未蔔先知”了。
該成語告訴人們看事物不應該片面、狹隘地只看到局部,而是應該註重事物的整體和全局。該成語也可以總結出出不少成功的要素,比如戒浮躁、樹立自信心等。
有時候,從壹件事物的部分人們能大概猜出這件事物的整體,就像從管中看到豹子的花紋,就能大概猜出豹子的全貌壹樣。?
這並不意味著,做學問、調查事情只要了解事物的片面就行,對整體或全局可以忽略。這是不對的,大家在做學問和調查事情時,還是要盡量做到全面,因為只有全面的才是客觀的、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