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拼音:cù bù jí fáng。
成語解釋:猝不及防,中國成語,形容事情來得突然,沒有時間防備。
成語出處:雲《讀魏草堂筆記》,顧《聽》第壹部:“不燭不揚聲,猝不及防,忽遇人鬼非鬼。”
成語用法:比較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
成語例子:魏巍《東方》第二部第二章:“偵察人員見上校不理他,不得不沖到前面去,防止出現意外情況。”
成語辨析:同義詞:措手不及、驚慌失措、不知所措等。反義詞:防患於未然,未雨綢繆等。
措手不及造句
1,我想妳應該明白是什麽讓我們措手不及。
2.如果妳對審查的結果感到措手不及,特別是在生氣的時候,試著要求對審查做出解釋,並回應其他人的批評。
3.他反常的行為讓我們都措手不及,不知所措。
4.這個夢也意味著妳措手不及,暗示妳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5.他做事總是用絕招,往往最後打出王牌,讓別人措手不及。
6.但他還是在我措手不及的時候出現了。他在那個時候走進了我的生活,讓我走上了壹條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