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來。
儉以養德:節儉可以用來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讀音:jiǎn yǐ yǎng dé
出自: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翻譯:作為君子應當以不受外界影響來修養自身,用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
例句:平凡崗位,高尚人格,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擴展資料詞語典故:
蜀漢建興十二年(元234年),諸葛亮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寫了壹封家書,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誡子書》。當時諸葛亮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於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在文中他提到幾點對兒子的建議:
1、作為君子應當以不受外界影響來修養自身,用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2、要“淡泊”自守,“寧靜”自處,鼓勵兒子勤學勵誌,從淡泊和寧靜的自身修養上狠下功夫(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3、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沒有堅定不移的意誌就不能使學業成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這些內容是慈父教誨兒子的,因而格外令人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