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無敵成語故事

無敵成語故事

無敵suǒ xiàng wú dí解釋敵人:抵抗。力量指向哪裏,誰也無法抗拒。形容力量強大,所向披靡。出自《三國誌·蜀·諸葛亮》壹書:“善於指揮者,因天時,依人之利,必所向披靡,遇襲者,必所向披靡。”用法是主謂式;作謂語和賓語;《水滸傳》第十五回陳:“我自戰無不勝。”姚《李自成》卷壹第十章:“見李自成大敗馬可及幾員大將,馳騁沙場。”同義詞無敵勇武,反義詞屢敗屢戰。

編輯本段中的相關典故

公元196年,曹操守住了漢獻帝的都城許昌,然後以狄鹹的名義發號施令,先把呂布等割據勢力打平。然後,他威脅東吳的孫權把他的兒子送到許都做人質。孫權不知如何是好,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面對強大的曹操,許多官員猶豫不決,感到進退兩難。孫權的主要指揮官周瑜堅決反對把人質送給曹操。他還力勸孫權不要屈服於曹操。他說:“現在孫將軍繼承了父兄開創的豐功偉績,應該實現他們的遺願了。我們掌管江東六部廣大地區,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精兵充足,交通便利,民心安定。只要我們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努力工作,任何力量都比不上我們到達的地方。如果派人質,只能聽曹操的威脅,無異於臣服於他。”孫權的母親非常贊成周瑜的意見,囑咐孫權要尊重周瑜的意見。孫權不願意把兒子交給曹操做人質,以示對曹操的臣服。孫權聽了分析,更加堅定,仍然拒絕了曹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