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誌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定中華文化自信,擔負起傳播中華傳統文化使命,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
為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在中國早期歷史上,因為歲月的滄桑、歷史和頻繁的戰爭等原因,很多古代著名的歷史人物、有名的古地名、重大的歷史事件等,都只有簡單描述、缺乏準確、詳細的歷史記載,造成很多歷史問題留下疑問爭論千年,依然模棱兩可至今難以定論?
比如戰國時期的秦楚丹陽之戰,很多史籍提到,但卻不知道到底在哪兒的問題,就引起了長達幾千年的歷史紛爭。其爭論的焦點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壹是丹陽地名紛爭,二是秦楚丹陽之戰具體發生地的爭論。因為有兩個地方都認為是秦楚丹陽之戰的具體發生地,分別是荊紫關和關埡。
據《史記-楚世家》記載:“當周成王時,封楚君以子男之田五十裏,姓羋氏,居丹陽”,居丹陽而不是都丹陽,這個“居”字用的很有考究,傳遞了太多的信息,表明當時楚君所居的丹陽,名曰國都,其實為方圓僅五十裏的村落。充其量就壹個部落,距離壹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還相當遙遠。
歷史上雖然有明確的記載楚國始都丹陽、楚國故都丹陽,可是,就是找不到“丹陽”具體到底在哪兒?
於是因為這個“丹陽”,引出楚國發源地在保康、在秭歸、在丹淅、在枝江、在當塗、在西峽、在老河口等多地爭搶楚國發源地之爭。
草根以為楚始都的丹陽按方位應在鄂西北,依據為《左傳-昭公十二年》記載:右尹子革答楚靈王問,說“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這裏的“辟”字可當“避”字解釋。荊山在湖北的西部,那麽楚始都“丹陽”就絕不可能在秭歸,也不可能在陜南,更不可能在豫西南。
戰國時期秦楚著名的爭霸戰之“丹陽之戰”,是壹場著名的戰役。不僅是因為這場戰役的勝敗事關秦楚兩國的國勢走向,而且這場戰役還產生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成語“朝秦暮楚”。因此有兩個地方都認為是丹陽之戰的發生地,分別是荊紫關和關埡。
荊紫關鎮,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位於淅川縣西北部,地處豫、鄂、陜三省結合部,素有"壹腳踏三省","雞鳴三省荊紫關"之稱。丹江穿境而過,是“南水北調”水源地。
荊紫關古鎮歷史悠久,有著豐厚的商業文化和絢麗的古建文化遺存。自古水陸並通,為南北交通之要塞,古時水運有“丹江通道”,陸運有“商於古道”,
自公元前304年始,此地屬於楚國管轄,楚王派太子荊來鎮守此地,於是此地就取名叫“荊子口”,後演變成為荊紫關。
春秋前期屬鄀國地,後期至戰國前期,荊紫關屬楚國三戶邑。
關埡鎮位於湖北省的竹溪縣和陜西省的平利縣交界處。這個關埡形如馬鞍,南面連接著山寶寨,北面直通擂鼓臺,東為竹溪西為平利。群雄爭鋒的春秋戰國時期,這裏是秦楚交戰的要塞。
在今湖北竹溪縣西四十裏。舊為秦、楚分界處。
關埡現保留有楚長城遺址,位於湖北省竹溪縣蔣家堰鎮與陜西省平利縣長安鎮的交界處,346國道穿越而過。
楚長城建於戰國時期,是楚國為抵禦秦國的侵犯而修築的防禦設施。但因年代久遠,大部分城墻早已塌陷而不覆存在了,只在附近留下了壹小段遺跡。
如今這裏已是陜鄂兩省的界嶺,而據說這段楚長城的起點處在陜鄂關埡口,終點在河南省泌陽縣境內,綿延數百公裏。346國道過了這座城關洞口,就由陜西省進入了湖北省。
關埡口是楚長城諸多關隘中最險要的雄關之壹,兩山夾峙,壹線中通,春秋戰國時期,就是諸侯爭奪的軍事要塞。有“壹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關隘城樓高大,壯觀雄偉,拱形門洞森嚴肅穆,箭樓、炮臺迄然聳立關埡口。
春秋時期,出於遏制強大晉國的需要,秦楚保持了長期的聯姻同盟關系,這種同盟關系壹直延續至戰國中期,被秦國變法打破。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秦封衛鞍於商、於。
此地本為楚地,此舉對秦楚兩國的地理形勢影響很大,兩國本來以秦嶺東段為界,秦有藍關而楚有武關,然而秦取商於之地後,秦國得以獨占武關之險,同時武關以東的商於地區亦成為攻楚的重要前進基地。顯然秦封衛鞍於商、於之地,是對楚國的嚴重挑釁,這就為日後的秦楚丹陽之戰埋下了導火索。
這樣從地緣上看,秦就對楚形成了居高臨下的有利形勢,依據武關退可閉關自守,進則以商於之地為跳板,沿丹水、漢水而下。
楚國為了應對秦國的攻勢,積極與齊國結盟,聯齊以抗秦。並於周赧王二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楚懷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以柱國景翠統帥大軍駐屯於齊、魯邊境和韓魏兩國的南邊,同時派三大夫統帥九軍向北圍攻函谷關以東的曲沃和於中。
秦國如果想戰勝強大的楚國,則必須設法瓦解齊楚的聯盟,從而各個擊破。於是秦國派張儀作為使者前往楚國,以重要戰略基地商於之地為誘餌,遊說楚懷王放棄楚齊結盟。楚王中計並放棄了與齊國的聯盟,但秦國方面卻不講信用拒絕交出商於之地。
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楚懷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丹陽之戰爆發,楚國大敗,士兵戰死超過八萬,高級軍官,包括主帥屈匄、裨將逢侯醜以下七十多人被俘。
隨後,秦又趁機攻取楚地漢中600裏地,置漢中郡。楚懷王不甘心失敗,傾全國之兵再度攻秦。秦軍於藍田與楚軍展開激戰,結果擊敗楚軍。同時,韓、魏兩國配合秦軍乘楚國內空虛,攻占楚地鄧(今湖北襄樊北)。楚懷王因受到兩面夾擊被迫撤軍,不得不割兩城向秦求和。
此戰,秦國重創楚軍主力,擴大了勢力範圍,消除了楚國對秦國的直接威脅。這就是秦楚丹陽之戰的大致經過。
秦楚丹陽之戰是戰國後期秦楚爭霸戰的壹次重要會戰。這次戰爭的勝負徹底改變了秦楚兩國的國勢。如果說秦楚兩國在丹陽之戰前還是勢均力敵的話,那麽丹陽之戰後秦國更加強大,而楚國卻開始走向衰弱,不久就被秦國滅亡了。
在研究“丹陽之爭”的問題時,就不得不關註“朝秦暮楚”這個成語典故,因為“朝秦暮楚”的成語故事,從壹個側面可以揭開“丹陽之戰”的千古謎團。
“朝秦暮楚”這個成語故事,估計小學生都聽過,知道這個成語壹說是戰國時代的秦楚丹陽之戰的發生地之壹荊紫關,因為地處秦楚之間的荊紫關,不時被秦楚侵占,為了生存當地的百姓不敢得罪秦國也不敢得罪楚國,不得不朝秦暮楚。
在秦軍打來的時候,就插上秦國的旗子,穿上秦人的衣服。晚上楚軍打來,則換上楚國的旗子,穿上楚人的衣服。
當然也有說丹陽之戰,是發生在湖北省竹溪縣蔣家堰鎮和陜西省的平利縣長安鄉交界處的關埡。
因為處於秦楚夾縫中或者說是緩沖地帶的關埡,由於處於戰爭的最前線,戰爭時常殘酷而激烈。
在交戰中秦人早晨占領了關埡內的楚地,但是晚上,楚人又奪回了失地。如此反復,使得居住在關埡壹帶的百姓,為了生存,不得不朝秦暮楚。
不管丹陽之戰,是發生在湖北竹溪的關埡,還是河南淅川的荊紫關。但是,從朝秦暮楚這個成語提到的秦楚丹陽之戰是真實存在的
“朝秦暮楚”這個成語雖然沒有提及“丹陽之戰”的具體位置,不過“朝秦暮楚”這個成語故事,卻從壹個側面說清了秦楚兩國分界線上有個關隘,而且說明了是地處秦楚交界處。那麽荊紫關和關埡這兩地都有可能是丹陽之戰的發生地。由於時代久遠加上史料記載不夠詳實,其實現在我們很難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