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麻 ?五筆:YSSI
拼音:má
釋義:
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檾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
2.指“芝麻”:芝麻醬。芝麻油。
3.像腿、臂被壓後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
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
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
7.喻紛亂:麻亂。麻沸。
8.姓。
相關成語:
1成語: 麻痹不仁
拼音: má bì bù rén
解釋: 指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沒有感覺。
出處: 明·李贄《寄答留都書》:“今但以仁體稱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
舉例造句: 他現在快成為麻痹不仁的人。
2成語: 麻木不仁
拼音: má mù bù rén
解釋: 不仁:沒有感覺。肢體麻痹,失去知覺。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
出處: 明·薛己《醫案·總論》:“壹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針刺不痛。”
舉例造句: 沒有同情,沒有熱,是麻木不仁?還是忘恩負義。
3成語: 麻痹大意
拼音: má bì dà yì
解釋: 麻痹:肢體失去知覺和運動機能障礙,比喻失去警覺。指粗心、疏忽,對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出處: 巴金《堅強戰士》:“我要當心,不能麻痹大意,我應當找個隱蔽的地方。”
舉例造句: 我們不能麻痹大意讓他如意算盤打成。
4成語: 麻姑獻壽
拼音: má gū xiàn shòu
解釋: 獻:把東西送給尊長或敬愛的人。指祝賀壽辰。
出處: 晉·葛洪《神仙傳》卷七:“麻姑,建昌人,修道於牟州東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為王母祝壽。”
舉例造句: 管家遞過來壹張紙,王雄看時,帽子戲是《麻姑獻壽》。
5成語: 麻姑擲豆
拼音: má gū zhì dòu
解釋: 指神仙用法術點化事物。也比喻運筆法點綴文字,使詩文作品新穎,別具壹格。
出處: 晉·葛洪《神仙傳》:“即求少許米,得米便撒之擲地,視其米,皆成真珠矣。”
舉例造句: 若學論二義論及策之壹二三,則全出拙筆也,麻姑擲豆,猶作狡獪變態,可笑,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