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遠的意思是擔子很重、路很遠,需要長期奮鬥。
成語拼音:rèn zhòng dào yuǎn。
成語解釋:任:包袱,負擔;道:道路,路途。負擔沈重,路途遙遠。比喻肩負的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艱苦努力。
成語出處:先秦·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任重道遠”。
成語用法: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壹般作謂語、定語。
成語示例:南朝·宋·範曄《後漢書·祭遵傳》:”臨死遺誡牛車載喪,薄葬洛陽。間以家事,終無所言。任重道遠,死而後已。”
成語寓意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生活在天下大亂、禮崩樂壞的春秋後期,他們懷著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發表了壹系列涉及家庭責任、社會責任和國家責任的言論,並努力去追求他們的理想。同時,他們希望具有血性的讀書人能肩負起社會責任,堅持對仁愛的追求。
曾子對孔子教誨的理解,金聲玉振,振聾發聵,令人起而欲行,熱血沸騰。理想在仁、責任在仁、堅守在仁、篤行在仁、至死為仁。把在全天下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胸懷不可謂不寬廣;到死後才停止自己的努力,意誌不可謂不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