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歷史上的辛棄疾是壹個怎樣的人?

歷史上的辛棄疾是壹個怎樣的人?

早年經歷辛棄疾出生的時候,北方已經落入晉人手中。他的祖父辛贊雖然在晉國工作,但壹直希望有機會拿起武器與晉人決壹死戰,因為辛棄疾的祖先與晉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他經常帶辛棄疾“登高望遠”(出自《梅琴十論》)。同時,辛棄疾也見證了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遭受的屈辱和痛苦。這壹切使他在少年時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的誌向。因此,他具有趙巖的俠義精神和俠義精神。

金朝反紹興起義三十壹年後(1161),金朝主人顏延良大舉南侵,身後的漢人因不堪忍受金人的嚴酷壓迫而揭竿而起。21歲的辛棄疾也糾集2000人加入了耿靜領導的龐大起義軍,並任書記。

當金人內部矛盾爆發,完顏亮在前線被部下殺死,金軍北退,辛棄疾在紹興三十二年(1162)奉命聯絡南宋朝廷。在他完成使命回來的路上,他聽說耿靜被叛徒張安國殺死,起義軍解散了。他率領50余人,與數萬人壹起攻打敵營,把叛徒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當街遊街,然後斬首)。

他在起義軍中的表現,以及辛棄疾驚人的勇氣和果斷,使他壹時名聲大噪。宋高宗任命他在江陰簽署壹項判決,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途。此時,他才25歲。

辛棄疾初來南方,並不了解南宋朝廷的懦弱和畏縮。此外,宋高宗和趙構都曾贊揚過他的英雄行為,不久即位的宋孝宗也曾表現出想要收復失地和復仇的精神。所以他在南宋任職期間,寫了很多抵禦金朝北伐的建議,比如著名的《梅欽十論》、《九論》。雖然這些建議在當時受到人們的稱贊並廣為流傳,但已不願再戰的朝廷卻無動於衷。它只是對辛棄疾在建議書上的實用才能感興趣,於是派他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擔任重要的地方官職,治理災荒,整頓治安。這顯然與辛棄疾的理想大相徑庭。他雖然幹得不錯,但因為深感歲月飛逝,人生苦短,壯誌難酬,越來越感到壓抑和痛苦。

現實對辛棄疾是殘酷的。雖然他才華出眾,但其豪邁倔強的性格和對北伐的執著熱情,使他很難在官場立足。此外,“還權人”的尷尬地位也阻礙了他仕途的發展。使他的官位從四品龍圖閣到最高備。惜春七年(1180),41歲的辛棄疾再次出任隆興(南昌)知府兼江西安福公使時,計劃在上饒修建花園式莊園,安頓家眷。惜春八年春(1181),開始修建帶湖的新房和莊園。他根據岱湖周圍的地形,親自設計了“高處造屋,低處開田”的莊園格局,並對家人說:“人生勤,應以田為主。”於是,他把岱湖莊園命名為“稼軒”,取名“稼軒居士”。而他也意識到自己“只是笨拙而自信,多年來不被大家接受”(《論賊劄子》),於是準備隱退。果然,同年11月,由於被彈劾,他的官職被暫停,帶湖的新房剛剛落成。辛棄疾回到上饒,開始了中年後的悠閑生活。在接下來的20年裏,除了兩年壹任的福建提督和福建安福使,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農村。惜春十五年(1188)冬,好友陳亮從家鄉浙江永康專程來看望辛棄疾,兩人在燕山長歌(yán shān)交換答案,稱之為鵝湖二會——陳新之會;鵝湖會議後,他兩次外出做官。

邵熙五年夏(1194),辛棄疾被罷官,回到上饒。他住在樸泉,開始蓋新房,管理樸泉莊園。他決心“利用這個地方,在我家結婚,等待高深的學問,在門前種下更多的種子。”慶元二年春(1195),飄泉花園莊園建成。

慶元二年夏(1196),岱湖莊園失火,辛棄疾隨家人遷居漂泉。同年秋,辛棄疾壹生中所有的爵位都被朝廷剝得幹幹凈凈,在漂泉過著遊山玩水、飲酒作詩、雲遊野鶴的鄉村生活。辛棄疾被樸泉田園的寧靜和思念鄉民的淳樸深深打動。他受到歌唱的啟發,寫下了大量描寫飄泉四季風光、世界風情、園林風光、抒發情懷的詩歌。臨江仙人,戲為長生,浣溪沙,父辯為連雨,俞樓春戲為雲山等。,都是辛詞中描寫樸泉鄉村生活的代表作。“青山生機勃勃,似乎為我的歸來而迷人”(《沁園春·再過期·四不像》):“我看青山是多麽迷人,我也期待青山如此。情與貌略有相似”(何心郎《城中園亭》)。這些詞表現了辛棄疾對飄泉山水的熱愛。

三年(1203),主張北伐的韓侜周,用的是鷹派。64歲時,辛棄疾被任命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和平使者,他的舊精神為之壹振。先後任紹興知府、鎮江知府。第二年,他會見了宋寧宗,對徐金國的“亂死”(炎建以來朝野雜記集B)作了慷慨激昂的發言,並親自到鎮江前線服役。

辛棄疾被任命為鎮江知府時,參觀了顧北館,感嘆自己沒有辦法報效國家。他以高瞻遠矚的眼光,追思往事,寫出了《永遇樂京口顧北亭懷古》,壹部傳唱千古的佳作。然而,他再次受到沈重打擊,在壹些抗議人士的攻擊下被迫離職。辛棄疾滿懷憂慮和憤慨地回到了樸泉。

禧三年(1207)秋,朝廷再次任命辛棄疾為樞密大臣,使其盡快前往臨安(杭州)。但聖旨到了鉛山,辛棄疾病重,臥床不起,只好辭職。同年(65438+10月3日)九月初十,辛棄疾逝世,享年六十八歲。據說他死的時候喊了壹聲:“殺了小偷!殺個賊!”(《康熙紀·扶南誌·人誌》)。朝廷聞訊後,賜他壹副衣服和壹條金腰帶,命他鎮守龍亭等制為官,並賜他四品官。少定六年(1233),追授光祿博士。德佑元年(1275),經謝枋得申請,宋恭帝追授辛棄疾為少師,謚號為“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