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壹.鏡頭
凸透鏡:可以聚光。
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焦點: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後會聚在F點,F點稱為凸透鏡的焦點。
焦距:焦點到凸透鏡光學中心的距離稱為焦距。
鏡頭焦距越小,會聚(或發散)效應越明顯。
2.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物距圖像的屬性
直立或倒置以放大或縮小虛像或實像。
u & gt2f 2f & gtv & gt倒置還原實像
U=2f v=2f倒像。
2f & gtu & gtf v & gt2f倒置放大實像
u & ltf正在放大虛像
三。普通鏡頭
1.幻燈機和投影儀
成像特點:當物體在凸透鏡的壹個焦距和兩個焦距之間時,就成了壹個倒置的放大實像。
註意:幻燈片應該顛倒放置。
2.照相機
成像物點:物體在凸透鏡的雙焦距之外,倒置縮小。
放大鏡
成像特點:物體在凸透鏡的壹個焦距內,處於直立放大的虛像。對象與圖像在同壹側。
四。眼睛
從成像的角度來看,人眼可以簡化為壹個凸透鏡和壹個屏幕。
表觀距離:物體在距離眼睛25cm處形成的圖像最清晰,所以25cm的距離稱為正常眼睛的表觀距離。
近視:表觀距離小於25cm,可戴凹透鏡矯正。
遠視:表觀距離大於25cm,可戴凸透鏡矯正。
眼鏡度數= 1/f× 100 (f必須以m為單位)。)
第七章
壹.基本概念:
1.力是壹個物體對另壹個物體的作用。物體之間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2.力的象征:f。
力的單位:牛頓;普通
3.力的作用: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4.測力工具:測力計。(實驗室使用的彈簧測力計)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用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全部三要素的方法叫作力圖。
二。重力
1.靠近地面的物體由於地球的引力而受到的力叫做引力。
施力對象:地球。
2.重力方向:垂直向下。
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其質量成正比。
G = mgg取為9.8N/kg,也就是說1kg的重力是9.8N..
三。摩擦
1.滑動摩擦過程中產生的力稱為滑動摩擦力。
2.滑動摩擦的因素:壓力;接觸面的粗糙度。
3.滑動摩擦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4.增加摩擦的方法:
增加壓力;粗糙化接觸表面;
減少摩擦的方法:
減輕壓力;使接觸面光滑。
4.同壹直線上的二力合成。
同向:F=F1+F2。
相反方向:F = F 1-F2(F 1 & gt;F2)
動詞 (verb的縮寫)兩力平衡
1.壹個物體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稱為平衡。作用在平衡物體上的力叫做平衡力。
2.如果壹個物體只有兩個力處於平衡狀態,就叫二力平衡。
3.兩個力平衡的條件:如果作用在同壹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壹條直線上,我們說這兩個力相互平衡。
4.當施加平衡力時,物體上的合力為零。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體的運動狀態保持不變。
6.牛頓第壹定律
1.當沒有外力作用於所有物體時,它們總是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這個定律被稱為牛頓第壹定律,也被稱為慣性定律。
2.物體搬運運動狀態的不變性質叫做慣性。
第八章
壹.壓力
1.垂直作用於物體表面的力叫做壓力。
2.壓力的作用:使物體變形。
3.壓力效應的影響因素:壓力的大小;應力區的大小。
4.壓力方向:垂直於接觸面向下。
二。壓力
1.含義:表示壓力影響的物理量。
2.定義:作用在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壓力稱為壓強。
3.公式:p = f/s;(壓力=壓力/受力面積)
4.單位:帕斯卡。鏷
1pa = 1n/m2,也就是說每平方米的壓力是1n。
5.增加壓力的方法:
恒定的壓力減少了受力面積;
受力面積固定,壓力增大。
6.減輕壓力的方法:
壓力不變時,受力面積增大;
受力面積固定,所以壓力減小。
三。液體內部壓力
1.液體內壓產生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作用,液體具有流動性。
2.液體內壓定律:
(1)液體中各個方向都有壓力;
(2)在液體中的同壹深度,液體的壓力在所有方向上都是相等的;
(3)液體的內壓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4)液體內部的壓力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3.液體內壓的計算公式:p =
4.連通器:頂部開口、底部相連的容器稱為連通器。
通訊裝置的特點:如果通訊裝置中只有壹種液體,當液體靜止時,通訊裝置的每個容器中的液位始終是平的。
通訊器的應用:下水道回流管;水塔供水系統;水位計;牲畜自動飲水器等。
四。大氣壓力
1.空氣中各個方向都有壓力,這個壓力叫做大氣壓。
2.證明大氣壓存在的著名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測量大氣壓的實驗:托裏切利實驗。
3.1標準大氣壓= = 760毫米汞柱(生成壓力)= 1.01× 105帕。
4.影響大氣壓力的因素
①大氣壓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海拔2000米以內,每增加12米,大氣壓力將下降約133帕(1毫米汞柱)
(2)在恒溫條件下,壹定質量的氣體,體積減小,壓力增大,體積增大,壓力減小。
③大氣壓力還與天氣、溫度等條件有關。
5.大氣壓力的應用:
活塞泵;柴油機驅動離心水泵
初中第二學期地理復習大綱(新教材)
第五章:
1,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有的是自然區域,比如珠三角;有的是經濟區,比如工業區;有些是行政區,比如西藏自治區。同壹個地理區域可能同時擁有多個“身份”。
2.根據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不同,中國可分為四個地理區域,即北方區域、南方區域、西北區域和青藏區域。其中,秦嶺和淮河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3.我國南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植被類型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南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中國南方與北方的差異比較;
秦嶺-淮河以北-秦嶺-淮河以南對比項目
1(高於/低於0)月平均氣溫低於0,高於0。
年降水量少。
主要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平原、盆地和高原、丘陵縱橫交錯。
植被類型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水流量有小有大。
耕作制度:壹年壹茬或壹年三茬或壹年兩茬。
耕地型旱地水田
谷類作物小麥和水稻
傳統的交通工具,馬車和船
傳統運動包括滑雪、滑冰、賽龍舟和遊泳。
4.西北地區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盆地。東部以草原和沙漠景觀為主;西部盆地有大面積沙漠;只有罕見的綠洲出現在盆地邊緣。這些都說明西北地區是壹個以幹旱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區。
5.青藏地區因為地勢高而成為壹個獨特的地區,而伴隨“高”而來的另壹個顯著的自然特征就是“冷”。
6.西北和青藏是中國的主要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山牧場。內蒙古的三河三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羊、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家畜品種。
7.除了畜牧業,西北地區的人們還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
第六章:
1.北京是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國際交流的中心。人民大會堂是NPC常務委員會所在地,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
2.北京故宮的城市格局是“凸”的,是中國歷代都城規劃建設的代表作。
北京有數不清的名勝古跡,如長城、頤和園、天壇和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其中,北京故宮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4.為提升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功能,壹方面,北京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規劃建設了包括中央商務區、國際媒體大道在內的重點功能區,以及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壹方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建設人與環境和諧的城市環境。
5.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及周邊200多個島嶼組成,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香港和澳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壹。
6.香港和澳門是中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我國政府制定了“壹國兩制”的方針,我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7.香港人口多,人口少。“上天”——建高樓,“下海”——填海造地,成為香港擴大城市建設用地的兩個重要途徑。
8.港澳的第三產業非常發達。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交通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遊中心。博彩旅遊業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9.長期以來,香港和澳門與中國內地特別是香港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聯系。Mainland China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香港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香港與中國內地的經濟合作是互補互利的。
10,轉口貿易是指從壹國購買的貨物不在當地銷售,而直接銷往其他國家的貿易形式。中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夥伴。
11.臺灣省省包括臺灣省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臺灣省島是中國最大的島嶼,北瀕東海,東瀕太平洋,南臨南海,西與福建省隔臺灣省海峽相望。
12、臺灣省島是壹座富饒的寶島,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島上約壹半的土地覆蓋著茂密的森林,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香樟是臺灣省最著名的樹種,其樟腦產量居世界第壹。
13.20世紀60年代以前,臺灣省經濟以農業和農產品為主,出口蔗糖、菠蘿、大米和樟腦。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臺灣省重點發展出口加工業,形成了“進口-加工-出口”的經濟。
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第壹大省。新疆山地與盆地相間分布,形成“三山兩盆”的地形特征。雄偉的天山山脈橫跨新疆中部,南北兩側分別是塔裏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
15.新疆有幾千個綠洲,是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小麥、玉米、高粱是這裏的主要農作物,棉花、甜菜和各種瓜果成為新疆綠洲的特色農產品。坎兒井是壹項古老的引水工程,新疆綠洲居民長期使用。
16,新疆預測石油天然氣儲量約占全國土地總儲量的1/3。隨著“穩定東部,大力發展西部”國家能源戰略決策的逐步實施,新疆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石油天然氣工業基地。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將迅速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
第七章:
1.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水陸交通便利,被譽為中國的“南大門”。
珠三角地區形成了包括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沿海開放城市(廣州)、經濟開放區(整個珠三角)在內的多層次開放體系。
2.利用這裏的優越條件,珠三角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華人投資(珠三角外資的主要來源是港澳),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
3.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三角利用毗鄰港澳的優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產業擴散,大量引進外資,同時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管理方法和最新的工商科技信息,建立了壹大批加工制造企業,發展了外向型經濟。
4.珠三角生產的產品主要通過港澳貿易渠道出口到東南亞、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區,創匯很多。到20世紀末,它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和日用消費品生產和出口基地之壹。
5.港澳與珠三角地區的合作是以“前店後廠”為基礎的。香港利用海外貿易窗口,進行市場營銷和對外銷售,扮演“商店”的角色。珠三角地區利用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優勢,加工制造和組裝產品,扮演“工廠”的角色。
6.珠三角加工制造業的發展,帶動了餐飲、娛樂、交通等服務業的發展。這些非農產業為當地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也吸納了數百萬外來勞動力。
7.隨著非農產業的發展和人口的遷移,珠江三角洲越來越多的農業用地轉變為工業、交通和城市建設用地。這些非農業用地與剩余的農業用地相鄰,形成獨特的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和農業用地交錯分布的土地利用景觀。
8.西雙版納是除海南省外,中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挺拔的望天樹、巨大的盤根、殘忍的絞殺植物、雄偉的“獨木成林”都是雨林獨特的景觀。
9.西雙版納生活著成千上萬的動物,包括亞洲象、綠孔雀和其他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人們形象地稱它為“熱帶動物王國”。
10,西雙版納仍然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傣族為主體的多元民族風情為西雙版納增添了無限魅力。
11.長期以來,西雙版納以農業生產為主。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國家和雲南省相關政策的鼓勵下,西雙版納憑借其獨特的區位和資源優勢,使旅遊業迅速崛起,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
第八章:
1.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是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壹。
2.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的肥沃土壤,降低了農作物產量;增加、擴大和加深山谷,從而減少耕地面積;還向黃河下遊輸送了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很大困難。
3.黃土高原地形破碎,氣候相對幹燥,不僅水土流失嚴重,而且自然災害頻發。旱澇災害是黃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災害,因此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4.為了實現黃土高原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環境。壹方面,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要與修梯田、修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控制水土流失;另壹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退耕還林還草,減少過度放牧地區的放牧牲畜數量。
5.沿江地區是典型的“帶狀”地區,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這壹地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全國經濟發展的中心。
6.長江沿岸的長江把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和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連接起來,形成壹個英文字母“H”的格局,是連接東西部的紐帶。
7.沿江地區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區,有著堅實的工業基礎。目前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壹。通過許多南北支流和交通要道,這些經濟技術優勢可以輻射南北,使我國南北經濟壹體化。
8.長江沿岸城市很多,中下遊城鎮密集,上遊城市很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為區域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這四個特大城市的基礎上,分別形成了以它們為中心的四個城市群。
9.長江是中國高度發達的綜合工業區。目前,從東到西已經形成了四大產業基地。沿江分布著鋼鐵、石化、汽車、紡織等工業基地,構成了中國東西走向的“工業走廊”的雛形。
10.在沿江大開發過程中,出現了壹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洪澇災害(長江中下遊是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水汙染、酸雨等。
11.酸雨會導致水體和土壤酸化,對植物和建築物造成腐蝕危害。華中酸雨區是全國範圍最大、中心強度最高的酸雨汙染區,西南酸雨區是第二嚴重的酸雨區,華東汙染強度低於華中和西南。
第九章:
1,地域遼闊,地區差異大,是我國的壹個基本國情。壹個地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加強地區之間的聯系。
2.人口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低,是我國的又壹基本國情。世紀的世界是壹個經濟全球化的世界。中國應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在世界上尋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