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蘇古]
無所畏懼地面對死亡
視死如歸是中國成語。
朱茵:
解讀:把死亡看得和回家壹樣正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
中文名
無所畏懼地面對死亡
成語發音
許三觀
詞語解釋
形容不怕犧牲,不怕死亡。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
成語性質
褒義詞
成語起源
壹切都做錯了,外匯儲備在左下角寫道。
成語:視死如歸。
拼音:shìsúgu
說明:把死亡看得和回家壹樣正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
成語及其故事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三軍成陣,使士感死,臣不如子。”《魯春秋·不弓》:“三軍之人皆亡。”
說明:把死亡看得和回家壹樣正常。形容妳不怕為了正義的事業犧牲自己的生命。先秦管仲《管子·小匡》中:“平原廣牧,車不正處,士不正處,三軍之民視死如歸,臣不如太子城之父。”
詞語辨析
比如我們已經死了,我們還在大步走自己的路。★郭沫若《恐怖如火如荼》
拼音代碼:ssrg
同義詞:舍生忘死,舍生取義,死而回首。
反義詞:對死亡的恐懼。
歇後語:行刑前唱大曲;董存瑞炸碉堡
燈謎:行刑前唱大曲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不怕死
中文:勇敢面對死亡
故事:1904年,秋瑾不顧丈夫的阻撓,變賣了首飾,遠赴日本,在日本結識了黃興、陳天華、宋,並加入了孫中山同盟會。1906年,她率領留日學生組成的敢死隊回國,擔任大同書院監事。後來因徐錫麟起義失敗被捕。臨刑前,他說“革命者不怕死,想殺就殺”。
1904年,秋瑾不顧丈夫的阻撓,變賣首飾,赴日與黃興、陳天華、宋會面,加入了孫中山同盟會。1906年,她率領留日學生組成的敢死隊回國,擔任大同書院監事。後來因徐錫麟起義失敗被捕。臨刑前,他說“革命者不怕死,想殺就殺”。
唐太宗釋放300名死囚回家投親,並在約定的期限內回國赴死。結果300人如期歸來送死。唐太宗非常感動,所有人都被赦免了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