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開發早,古跡多,地理景觀特殊,這使得澎湖
近海玄武巖柱群
縣內觀光旅遊資源極其豐富。自20世紀80年代初,該縣開始重視觀光旅遊的發展。“澎湖漁火”自清代以來就是臺灣省“八景”之壹。澎湖天後宮、西嶼炮臺、西嶼東谷都是臺灣省省壹級古跡。其他還有觀音閣、順城門、夫子廟、石公廟等。七美墓等。,以及澎湖跨海大橋、海水浴場、呈貢水庫、西嶼燈塔。果葉日出、銅梁古榕等。近年來,每年來澎湖旅遊的人數都在100萬以上。1995,澎湖被正式定為“特殊景區”,設有澎湖旅遊服務中心,觀光旅遊成為澎湖縣最重要的產業。[3]
主要景點有:
天後宮
天後宮,或稱媽祖宮,是馬工市壹系列歷史古跡中的第壹個。
天後宮
歷史悠久,建於明萬歷二十年(1592),是臺灣省省內最古老的寺廟。天後宮是壹座供奉媽祖雕像的四層建築。殿宇雄偉,左右龍衛的馬背與正門和多層屋頂十分協調。殿前檐下梁柱、石鼓、石窗、墻上浮雕、殿內門窗等的雕刻。,都呈現出簡約精致的特點。歷經400年,天後宮歷經四次重建。至今墻面斑駁,部分石碑破損,急需維修。[4]
蜂窩墻
在澎湖的田野周圍,有許多珊瑚礁石制成的防風林。珊瑚礁表面凹凸不平,微溶於水,然後膠結。用它築成的墻,經過多年的風雨,不會倒塌,反而會更加緊密地膠結在壹起,非常牢固。澎湖沿岸的老房子,大多是用珊瑚礁石建造的。這種墻是澎湖建築景觀的壹大特色,有人稱之為“蜂窩墻”。
馮桂東
風櫃尾半島北部最外側有壹個風櫃洞,直徑約4米。每當巨浪湧入洞穴時,人們就會聽到巨大的洞穴深處傳來雷鳴般的海浪聲,被稱為“風閣聽浪”。風櫃洞的形成與其地理位置有關,來自太平洋和南海的暖流經過這裏。每年夏秋之交,猛烈的臺風襲擊澎湖時,豐庫尾半島外側處於風口,海蝕特別強烈。由玄武巖構成的沿岸柱狀節理發育,助長了海浪的力量沿節理侵蝕,最終掏空巖壁,形成峰庫洞。
銅梁的大榕樹
白沙島上有壹棵著名的“銅梁大榕樹”,樹齡超過300年。原來的樹幹已經枯萎,樹枝已經陷進土裏。周圍生長了20多條樹枝,盤根錯節,郁郁蔥蔥,占地660多平方米。它像壹把巨大的傘,形成了壹個天然的亭子,亭子下有石桌和椅子。相傳清康熙十二年(1673),壹艘福建商船經過澎湖,可惜在大風中沈沒在白沙鄉銅梁村,只留下壹盆兩棵小榕樹,隨潮水漂流到銅梁村海邊,被村民撿到。移植到保安宮前灌溉栽培。沒想到,它在植被稀少的澎湖島上存活至今,不僅成為澎湖,也成為。
澎湖跨海大橋
從白沙島到漁人島,要經過壹座長2160米的橋,就像
澎湖觀音閣彩虹橋
壹道彩虹在空中飛舞,這就是著名的澎湖橋。橋面寬4.6米,每300米設壹條回流車道,76個橋墩。據說是遠東最長的跨海水泥鋼管橋。
西域日落
在漁人島,每當夕陽西下,西嶼閃耀著絢爛的彩霞和碧海,景色醉人。“西島落日”是澎湖的壹大勝景,位於馬工觀音閣至澎湖水產學校的月牙灣內。每到夏秋之夜,這裏的海灘總是擠滿了遊客。
西嶼燈塔
航海家們熟知的“西嶼燈塔”高高聳立在漁人島的西南角。過去,在臺灣省和廈門之間航行的船只經常以漁人島為航行目標。1769年,在壹仔尾附近修建了壹座古烽火臺。到了1828,被改造成燈塔,晚上在塔頂點亮。它被命名為西嶼燈塔,是臺灣省的第壹座燈塔。清光緒元年(1875)改為新裝備。塔上裝有四等固定式白燈500支蠟燭,光線可穿透15海裏,不僅為航行在臺灣省海峽的船只提供了便利,也為古樸的漁人島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