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的成語有:嶽嶽磊磊,嶽嶽犖犖,山嶽崩頹。2:註音是、ㄨˇㄩㄝ_。3:拼音是、wǔyuè。4:結構是、五(獨體結構)嶽(上下結構)。
五嶽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五嶽Wǔ-Yuè。(1)中國的五大名山,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和中嶽嵩山。
二、引證解釋
⒈亦作“五嶽”。⒉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古書中記述略有不同。(1)指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引《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鄭玄註:“五嶽,東曰岱宗、南曰衡山、西曰華山、北曰恒山、中曰嵩高山。”《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誌》說同。《初學記》卷五引《纂要》:“嵩、泰、衡、華、恒,謂之五嶽。”今所言五嶽,即指此五山。(2)指東嶽泰山、南嶽霍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爾雅·釋山》:“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翟山為南嶽,恒山為北嶽,嵩高為中嶽。”郭璞註:“_霍山_即天柱山。”按,天柱山在今安徽霍山縣西北。《史記·封禪書》載漢武帝“登禮_之天柱山,號曰‘南嶽’”。漢應劭《風俗通·山澤·五嶽》則謂“南方衡山,壹名霍山”。(3)指泰山、衡山、華山、嶽山、恒山。《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日月食,四鎮、五嶽崩。”鄭玄註:“五嶽,岱在兗州、衡在荊州、華在豫州、嶽在雍州、恒在並州。”《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恒;江南,衡。”郭璞註:“嶽,吳嶽。”⒊謂人的五官,指臉上的器官。引《明史·方伎傳·袁珙》:“嘗相陶凱曰:‘君五嶽朝揖而氣色未開,五星分明而光澤未見,宜藏器待時。’”⒋道教謂五座仙山。即東嶽廣乘山,南嶽長離山,西嶽麗農山,北嶽廣野山,中嶽__山。見明楊慎《丹鉛總錄·地理》引《道經》。⒌周昭王所鑄五劍的合稱。見“五嶽”。引南朝梁陶宏景《刀劍錄》:“周昭王瑕以二年歲次壬午鑄五劍,名五嶽。銘曰:‘鎮嶽上方’,古文篆書,長五尺。”
三、國語詞典
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合稱為「五嶽」。《文選.木華.海賦》:「江河既導,萬穴俱流,掎拔五嶽,竭涸九州。」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詩:「五嶽尋仙不辭遠,壹生好入名山遊。」也作「五嶽」。
四、網絡解釋
五嶽(中國五嶽)中國五嶽,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五嶽分別是東嶽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恒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五嶽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關於五嶽的詩詞
《夜涼偶題·五嶽名山終遍遊》《鄧郁·雲母_糧五嶽樓》《丈人山(山在青城縣北,黃帝封青城山為五嶽丈人)》
關於五嶽的詩句
五嶽之中四嶽昏朝遊五嶽暮瑤池五嶽惟今見南嶽
關於五嶽的單詞
Songshan
關於五嶽的詞語
四山五嶽川_嶽峙崧生嶽降恩同山嶽負山戴嶽山嶽崩頹狩嶽巡方礪嶽盟河搖山振嶽三山五嶽
關於五嶽的造句
1、雲霓藐然望五嶽,此山過後再無人。
2、小時候很羨慕嫦娥,住在月亮上,能望見三山五嶽。
3、站在五千米山上,能看見祖國的三山五嶽。
4、中華美景看不盡,三山五嶽任我遊。
5、改革開放後,我國的三山五嶽都成了旅遊勝地。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五嶽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