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偷梁換柱成語故事

偷梁換柱成語故事

偷梁換柱成語故事如下:

偷梁換柱這個成語故事最早出現在《封神演義》中,故事人物是商紂王和妲己。商紂王和妲己在鹿臺設宴,宴請各路諸侯。酒席間,紂王為了看各路諸侯是否真的臣服於他,便提出了壹個難題,讓諸侯們用七日之糧不能重復使用蒸、炒、煮、炸等任何烹飪方式,做出十道菜來。

這明顯是在刁難各路諸侯,因為當時只有四種烹飪方式,無法做出十道菜。於是,諸侯們紛紛搖頭告敗,只有足智多謀的姜子牙提出了壹個巧妙的方案:用六只活雞做六道菜,六只活鹿做四道菜,壹只活鵝做壹道菜。這樣既可以滿足紂王的要求,又不需要使用重復的烹飪方式。紂王聽後大喜,稱贊姜子牙聰明機智。

從此以後,紂王對姜子牙更加器重,任命他為丞相。而其他諸侯們也因為無法完成紂王的難題,被迫臣服於紂王和姜子牙的統治。後來,“偷梁換柱”這個成語就引申為以巧妙的方式改變事物本質或事情的結果,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淵源

偷梁換柱,指用偷換的辦法,暗中改換事物的本質和內容,以達蒙混欺騙的目的。“偷天換日”、“偷龍換鳳”、“調包計”,都是同樣的意思。在軍事上,聯合對敵作戰時,反復變動敵軍陣線,借以調換其兵力,等待敵軍壹敗塗地、有機可乘之時,將其全部控制。

此計歸於第五套“並戰計”中,本意是乘敵軍作戰不利,借機兼並他的主力為己方所用。此計中包含爾虞我詐、乘機控制別人的權術,所以也往往用於政治謀略和外交謀略。秦始皇稱帝,自以為江山壹統,是子孫萬代的家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