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巾幗不讓須眉”中的“須眉”指的是?

“巾幗不讓須眉”中的“須眉”指的是?

”須眉“是男子的代稱。因為古時男子以胡須眉毛稠秀為美,胡子為男子獨有,眉毛雖然男女都有, 但古時候婦女為了美觀,去掉眉毛,用青黑色畫眉代替,雖有如無,所以須眉代指男子。

清代徐時棟的《煙嶼樓筆記》中有“古人稱男子為須眉”的話。《紅樓夢》中也有“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的說法。還有壹種解釋是:古時男子以須眉濃密秀麗為美,而只有男子的須眉才濃密,所以將須眉作為男子的代稱。

但是,須是男子所獨有,眉毛則是男女皆有的。因而另壹種說法似乎更合實際。原來,古代婦女有剃眉的習慣,剃去眉毛後再畫眉。而畫的眉畢竟不是"真"的,看起來有而實際上無。這樣,眉也可視為男子“獨有”之物。

擴展資料

巾幗的含義

巾幗原是古時的壹種配飾,內襯金屬絲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紮成各種新穎式樣,外裱黑色繒帛或彩色長巾,使用時直接戴在頭頂,再綰以簪釵。這種頭巾式的頭飾叫巾幗。

巾幗的種類及顏色有多種,如用細長的馬尾制作的叫“剪耄幗”;用黑中透紅顏色制作的叫“紺繒幗”。先秦時期,男女都能戴幗,用作首飾。到了漢代,才成為婦女專用。

三國時有著名的壹出戲:諸葛亮出斜谷向司馬懿挑戰,但後者避而不出,諸葛亮便用激將法,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了“巾幗婦女之飾”,以示羞辱。巾幗後來引申為女子的代稱,如今已是對婦女的壹種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