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不食周粟的典故是怎麽來的,妳怎麽看待這種做法?

不食周粟的典故是怎麽來的,妳怎麽看待這種做法?

釋義:粟,小米,泛指糧食。本指伯夷、叔齊於商亡後不吃周粟而死。形容氣節高尚,誓死也不願與非正義或非仁德的人 有瓜葛。

成語典故出自:《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 而食之。?

典故的由來:不食周粟講的是伯夷和叔齊的故事。商代末年,位於今河北東部的孤竹國國君的兩個兒子,大的叫伯夷,小的叫叔齊。孤竹國君喜歡小兒子叔齊,臨死前立下遺囑。讓叔齊接班。

孤竹國君死後,叔齊不願意違背立長子為王的規矩,堅持要讓位給哥哥。為了讓弟弟安下心來做國君,伯夷偷偷 地離家出走了。哥哥出走後,叔齊也離開了王宮,四處尋找哥哥。兩人團聚後,決定不再回孤竹國。

聽說西伯昌(即周文王)比較尊老敬老,兄弟倆便壹起投奔,並在那裏定居下來。文王死後,武王繼位。繼位後的武王擴充兵 力,準備討伐商紂。

當周朝的軍隊進軍到今孟津地帶時,伯夷叔齊瞅機會跑上去,扣馬而諫,認為周武王此舉不孝順、不仁義 。武王的將士聽後,非常生氣,拔出劍來要殺他們,幸被姜太公制止。姜太公說:?這是兩個講道德的人。?並要求將士不要 為難他們。

武王伐紂成功,天下壹統為周,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件可恥的事,兩人決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兄弟兩個離開周朝的統治區 ,到壹個叫首陽山的地方隱居下來,靠采集山上的薇菜充饑。

壹位婦人看到他們後說:?妳們不吃周朝的糧食,可妳們現在采摘的野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長的呀!?二人壹聽,心想,這天下的壹草壹木都是周朝的,決定絕食等死。

相傳他們還作了壹首《采薇歌》,歌詞是這樣的: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適安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

不食周粟?便被用作堅守節操、誌向高潔之典。後世對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贊不絕口,褒揚有加。孔子稱其為?古之賢人也?,贊其?不食周粟?是?不降其誌,不辱其身?,?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孟子則稱伯夷叔齊為?聖之清者?,等等;吟詠伯夷叔齊事跡的詩詞更是很多。雖然世人肯定了他們的節義仁德,但也說他們那有些愚頑的固執、甚至是愚忠。

我的看法:覺得他們是忠誠堅定,有氣節、堅守節操的。

很多時候我們是站著現在歷史環境看古代歷史事件。這是很不正確的。現在我們看他們是愚忠的表現,其實他們在那時候是忠臣不仕二君的表現(或者做法我們覺得很愚純罷了)。

在伯夷之後的歷史中,像伯夷、叔齊這樣的人物層出不窮。漢代光祿大夫龔勝因為不願在篡位的王莽手下為官,於是回歸故裏。王莽強行邀請龔勝入朝為官,龔勝對門人說?我世受漢恩,怎麽能壹身事二姓??於是絕食十四天而死;寫下?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壹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的名作。思想家顧炎武在明亡後也同樣隱居不仕,清朝強行邀請出山,顧炎武以死威脅,清朝只得作罷。類似的故事,沒有寫進史書的恐怕還有很多。

不管伯夷叔齊的故事是不是虛構,它都作為壹種象征,沈潛成了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影響著每壹個人的抉擇。雖伯夷、叔齊也有壹些愚蠢的地方。因此我們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習他們身上對我們有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