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拼音]
záo bì tōu guāng
[出處]
晉·葛洪《西京雜記》:“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熾不逮;衡乃穿壁引光;以書映光而讀書。”
[例句]
同學們的學習環境已經大大改善,再也不用鑿壁偷光了。
[近義]
廢寢忘食 懸梁刺股 囊螢映雪 焚膏繼晷 ...
[反義]
目不識丁 不學無術 胸無點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