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虎歸山——禍從天降
拼音:
【f?ng hǔ
解釋:
返回:返回。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詛咒。
來源:
金?司馬彪《零陵聖賢傳》:張遣法迎劉備,巴簡曰:?要做好準備,男人也是,入必害,不在內。?進去後,符拔進諫:?如果妳準備籠絡張魯,那妳就是放虎歸山。?張聽不進去。
用例子造句:
這叫放虎歸山,給茅沅留下禍根。
成語典故:
秦穆公三十三年,秦國大將孟、白、西樵被晉軍軍事家俘虜,準備獻於祠堂以示功勛。晉襄公的繼母文剛聽說她家的將軍被俘。她試圖說服晉襄公,最後放走了這三個人。先軫聽到這個消息時正在吃飯。他非常生氣,把剛吃進嘴裏的食物都吐了出來。他怒氣沖沖地去找晉襄公,問:秦的。囚犯在哪裏?晉襄公答:?在母親的要求下,他們被釋放了。?先軫生氣地朝晉襄公啐了壹口,說:?他那麽無知,我們想盡辦法抓他們,妳卻聽信了那個女人的話,輕易放過了他們。這叫放虎歸山,妳以後會後悔的。?晉襄公這時醒悟過來,再派人去抓的時候,那人早就不見了。孟等人跑回中國後,並沒有受到指責,而是仍然掌握著兵權。三年後,孟等人率軍打敗了晉國,秦國終於成為了新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