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ú
gōng
yí
shān
解釋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鬥爭.
出處
《列子·湯問》(戰國
列禦寇)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壹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用法主謂式;作主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示例
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要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
近義詞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始終不渝
反義詞虎頭蛇尾、有頭無尾
詞性形容詞,褒義詞.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裏,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士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壹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壹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壹厝朔東,壹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