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ù bèi shòu dí
出處與詳解
1、 《魏書·崔浩傳》:“裕西入函谷,則進退路窮,腹背受敵;北上岸則姚軍必不出關助我。”
2、《梁書·陳慶之傳》:“ 仲宗 等恐腹背受敵,謀欲退師。”
3、宋 秦觀《邊防》下:“吾軍糧盡引還,則腹背受敵,而進退不可得,非萬全也。”
4、《東周列國誌》第四回:“公子呂曰:‘主公久不入朝,無非為太叔故也。今聲言如周,太叔必謂國內空虛,興兵爭鄭。臣預先引兵伏於京城近處,乘其出城,入而據之。主公從廩延壹路殺來,腹背受敵,太叔雖有沖天之翼,能飛去乎?’”
5、清 昭連《嘯亭雜錄·宋總兵》:“賊腹背受敵,大驚奔潰,收復 納頂 碉寨百餘。”
6、孫犁《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二)》:“關於他的應變能力,寫到他因為激怒 孫權 ,遂使腹背受敵,終於大敗。”
詞語辨析
舉例造句: 他只有奮力沖上這座山峰,才有可能擺脫腹背受敵的困境。
拼音代碼: fbsd
近義詞: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反義詞:金蟬脫殼、各個擊破
歇後語: 狗熊鬥群蜂
燈謎: 前面挨壹槍,後面挨壹刀
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戰爭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