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禍於人[jià huò yú rén]
[釋義] ?嫁:轉移。把災禍轉嫁給別人。
[出處] ?《戰國策·趙策》:“且夫韓之所以內趙者;欲嫁其禍也。
以鄰為壑[yǐ lín wéi hè]
[釋義] : 壑:山溝;大水塘。把鄰國當作排泄本國洪水的深溝。比喻只顧自己的利益;把困難或災禍轉嫁給別人。
[出處] :《孟子·告子下》:“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於禹。’孟子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澤水。澤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
敷衍了事[ fū yǎn liǎo shì]
[釋義] :? 敷衍:做事不認真;了:完。指辦事馬馬虎虎,只求應付過去就算完事。
[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壹回:“也有先作揖,後磕頭的,也有磕起頭來,再作壹個揖的。禮生見他們參差不齊,也只好由他們敷衍了事。”
責無旁貸[zé wú páng dài]
[釋義]:貸:推卸。 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講到護送,除了自己壹身之外,責堪旁貸者再無壹人。”
推三阻四[tuī sān zǔ sì]
[釋義]:找各種借口推托
[出處]∶ 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壹折:"我如今並不推三阻四,任哥哥自主之。"
敷衍塞責[ fū yǎn sè zé]
[釋義]: 敷衍:馬虎,不認真,表面上應付;塞責:搪塞責任。指工作不認真負責,表面應付了事。
[出處]∶清·張集馨《道鹹宦海見聞錄》:“委員***知其事體之難,始克竣事,半屬敷衍塞責。”
委罪於人[wěi zuì yú rén]
[釋義]:委:推委。把罪責推卸給別人。
問諸水濱[wèn zhū shuǐ bīn]
[釋義]:濱:水邊。比喻不承擔責任或兩者不相幹。
[出處]∶《左傳·僖公四年》:“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互相推諉[hù xiāng tuī wěi]
[釋義]:諉:也作“委”,推辭;推諉:把責任推給別人。 彼此之間互相推托,誰也不願承擔責任。
[出處]∶?明·李贄《焚書·因記往事》:“甚至互相推托,以為能明哲。”
指李推張[zhǐ lǐ tuī zhāng]
[釋義]:指相互推委,逃避責任。
[出處]∶清·黃六鴻《福惠全書·錢谷·比較》:“臨期聽比,無指李推張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