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蒼狗
白雲蒼狗是壹個成語,讀音是bai yun cang gou,指浮雲像白衣裳,頃刻又變得像灰色的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解釋:指浮雲像白衣裳,頃刻又變得像黑色的狗。比喻事物變化不定。
唐朝書生王季友的妻子柳氏不堪家境貧寒,拋棄了丈夫而去,外界不明真相,紛紛指責王季友。杜甫為王季友鳴不平,作《可嘆》詩壹首,感嘆世事變化莫測。
清·姚鼐《慧居寺》詩:“白雲蒼狗塵寰感,也到空林釋子家。”
清·惜秋 旅生《維新夢》:“白雲蒼狗,溯前塵往事,不堪回首。”
魯迅《華蓋集·後記》:“真是世事白雲蒼狗,不禁感慨系之矣!”
白雲蒼狗的故事:唐代偉大的詩人杜甫,曾經寫過壹首題為《可嘆》的七言古詩。這首詩,是為當時的另壹位詩人王季友寫的。這王季友,好學,家貧,人窮誌不窮,作風很正派。可是他妻子卻嫌棄他,終於和他離了婚。有些人不了解內情,紛紛議論,把王季友醜化了。杜甫的這首《可嘆》詩,就是針對那些不公正的議論而發的。由於杜甫的這首詩,後人就借“白衣蒼狗”來慨嘆人_和世態的變遷迅速、出人意料。但壹般都說作“白雲蒼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