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出其不意”這個成語出於哪個戰爭?

“出其不意”這個成語出於哪個戰爭?

出自三國演義"甘寧百騎劫魏營"

-- 出其不意

典故

出其不意是壹種非常冒險的策略,但如果運用成功,會收到非常滿意的效果,歷史上運用出其不意的戰鬥很多,我們看壹下"三國"中的故事。

出其不意見於《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

孫權應諸葛亮之約,出兵進攻曹操空虛的東部防線。合淝守將張遼向曹操告急,於是曹操盡撤西部大軍,來救合淝,與孫權接戰。

孫權為挫曹軍銳氣,決定趁其遠道而來又立足未穩之際,率先進攻。這種情況下首戰是非常重要的,是氣勢上壹方壓倒另壹方的關鍵所在。部將淩統主動求戰,於是帶三千人奔向曹營。與曹軍先鋒大將張遼交鋒,走馬奮戰五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孫權恐怕淩統有閃失,才讓呂蒙接應他歸回本陣。這壹仗雖沒分勝負,但對曹軍也起了壹定的震懾作用,吳將亦相當驍勇!

甘寧見淩統出了風頭,就要求孫權讓他當天夜裏只帶壹百名戰士奔襲曹營:"要是損失了壹個人、壹匹馬,也不算成功!"孫權贊賞他的勇氣,就同意了。

甘寧作戰前動員:"今天夜裏,咱們奉命偷襲魏營。請大家和我壹起滿飲壹杯酒,然後努力向前!"

那壹百名戰士聽到後,面面相覷,心中很是不情願,因為這樣做風險畢竟很大。

甘寧見狀,拔劍在手,怒喝:"我作為大將,還不惜生命,妳們還有甚麼遲疑的?"

戰士們見甘寧變了臉,都被他的聲威震懾,於是起身行禮:"願出死力,跟您壹起去。"

--------------------------------------------------------------------------------

-- 作者:長劍

-- 發布時間:2005-1-1 18:59:00

--

飽食之後,夜半三更時分,甘寧讓每個士兵頭盔上插壹根白鵝翎,作為吳兵記號,然後披甲上馬,大喊壹聲,殺入曹營。夜黑風高,人喊馬嘶,壹時之間,曹兵驚慌史亂,辨不出對方來了多少兵馬,結果奔跑進退之間,自相沖突,十分狼狽。甘寧趁亂,率百名戰士在曹營中縱橫疾馳,碰到人就殺,百名勇士如入無人之境,又迅速從南營門殺出來,也沒遇到甚麼阻攔。

曹操恐怕對方是故意引誘自己追趕,為防中吳軍埋伏,也就沒敢追擊。在不知對方底細的情況下,曹操這樣做無疑是很正確的,不能在慌亂中失去了冷靜的頭腦。

於是甘寧偷襲成功,壹百名戰士真的沒壹個受傷。回到吳軍時,命令這壹百人擊鼓奏樂,歡呼"萬歲"。孫權親自出門迎接這些勇士,賞賜給他們大量財物。甘寧因此而聲名大振。

出其不意的關鍵在於乘敵人沒有防備,而如何找到敵人疏於防備的地方就成了難點。甘寧是乘著曹軍初來乍到,夜晚疏忽,挑選了百名精勇武士,大家壹鼓作氣,才得以全身而退,否則很容易陷於敵人陣中拔不出來。表面上看,膽氣是成功的因素,但實際上機敏的頭腦才是勝利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