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異是周恩來的創新,萬隆會議精神最終促成了1961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求同存異不是目的,而是服務於大家的共同目標。求同存異之後怎麽辦才是最重要的。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指出,亞洲和非洲發生了巨大變化,但這壹地區的殖民統治並沒有結束,經濟仍然十分落後。因此,這壹地區的國家不僅要求政治獨立,而且要求經濟獨立,以改變經濟落後狀況,爭取完全獨立。為此,必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友好合作。要實現這壹目標,亞非國家應該求同存異,不應因意識形態和國家制度的差異而分裂。這是新中國第壹次參加國際會議。
求同存異——周恩來的“求同存異”思想
周恩來善於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對復雜問題作出精辟的分析和果斷的決策,是公認的駕馭復雜局面和處理重大事件的專家。他經常強調:“辯證唯物主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客觀規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作為辯證思維方法的經典範例,周恩來創造性地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思想,並在實踐中總結出許多“求同存異”的具體路徑。通過“求同存異”思想的形成和運用,我們不難發現,唯物辯證法的哲學思想已經成為周恩來思維方法的核心。1.周恩來“求同存異”的思想是對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周恩來的“求同存異”思想無疑是壹種創新,創新是繼承和發展的辯證統壹。從"求同存異"思想形成的歷史語境來看,周恩來將傳統和諧思想的精髓與馬克思主義辯證思想有機結合,並在繼承的基礎上實現了創新發展。周恩來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致力於“從中華民族和世界文明的優秀文化遺產中汲取智慧”,其“求同存異”的思想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和”的思想的歷史傳承。“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國語·鄭語》強調“和而不同,同則不可持續”,把矛盾各方的和諧共處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道德經》認為“萬物負而抱陽,氣而自以為和”,矛盾對立雙方沖突相安是達到和諧狀態的必要條件;《論語》魯茲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著名論斷,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建立在人格差異的基礎上。“和而不同”的本質是追求內在的和諧統壹:和而不同,不同而不沖突;和諧與* * * *壹起成長,差異與互補。周恩來的“求同存異”思想與傳統的“和而不同”思想有相通之處。周恩來總是緊緊圍繞當時的歷史需要,通過求“同”來解決分歧,通過接受“異”來擱置爭議,最終爭取壹切可以爭取的因素,團結壹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錢其琛說:"周恩來同誌善於在尖銳的矛盾中求同,在適當的條件下存異.他因高超的外交藝術而被譽為處理外交問題的專家”,周恩來本人曾感慨道:“鋼鐵和水泥是不同的物質,當它們結合在壹起時,就變得像鋼筋水泥壹樣強大。科學家能把自然界不同的物質結合統壹起來,難道不能把不同意見、不同脾氣的人統壹起來嗎?”他進壹步指出:“我們不能想象人民民主統壹戰線是鐵板壹塊,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想法,對任何問題都有相同的看法。如果我們的統壹戰線這樣,就不會發展,就會停止,甚至後退。”周恩來的“求同存異”思想不是對傳統“和而不同”思想的簡單借用,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的揚棄,兩者有很多不同之處。壹、被動與主動的區分——“和而不同”也提到了人的因素,但它提倡“師法自然”的思想,主張回歸自然和諧的狀態,不需要人為強制強加任性;周恩來的“求同存異”要求人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積極的交流和耐心的引導達到* * *知識。其次,理想與現實的區分——儒道之學非常理想化,受其影響的“和而不同”的習慣,以“三同心,和而不同”為追求目標,往往觸手可及;而“求同存異”則成為壹種行為方式,經常被周恩來作為處理實際問題的利器。再次,抽象與具體的區分——“和而不同”更多地表現為壹種形而上的思想,主要強調“* * *生而* * *榮”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而“求同存異”更多地表現為壹種具體的操作方法,這是周恩來在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工作方法。可見,周恩來的“求同存異”在方法論上比傳統的“和而不同”更有指導意義。第二,周恩來“求同存異”思想所體現的辯證思維,就是尋求* * *相同的理念,* * *相同的要求,* * *相同的利益,這是構建和諧的基礎;“存異”就是保留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意見、不同的利益,這是構建和諧的條件。周恩來“求同存異”的思想滲透著豐富的辯證思維方法內容。有異則求同;壓制他們的不同,促進他們的相似;尊重他們的差異,平等對待。所以“求同存異”也可以叫“辯證求同”。1,求同存異——同壹性與鬥爭性的統壹。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對立統壹的,即任何兩個對立的方面都是不同的、互斥的、對立的、否定的,又是相互依存、包容的、壹致的、合作的、相互轉化的。周恩來的“求同存異”是團結與鬥爭的具體歷史統壹,內容豐富,形式靈活,是唯物辯證法矛盾學說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壹方面,周恩來的求同思維方法強調統壹,要求在差異中求同,在矛盾中求統壹。他分析說:“團結是在矛盾中形成和發展的。人心不壹,如是。人的智慧、才華、性格各不相同,有時兩者之間也會有矛盾。團結就是把沖突雙方團結在同壹點上。善於團結的人,就是善於在同壹點上統壹矛盾的人。”另壹方面,周恩來求同的思維方法不是調和、妥協,而是在原則上不保留分歧,在重大原則問題上堅決鬥爭。1945他在《論統壹戰線》中總結說:“有分歧就有鬥爭。無產階級在統壹戰線中的團結,是在堅持獨立自主的條件下和別人談團結,而不是受其他階級的影響。”他壹再強調,在原則問題上我們決不能讓步,我們必須同時反對極左和極右的錯誤觀點。他批評“左”的觀點只是不同,“天天講區別,不跟別人演戲”;正確的觀點是“求同而不求異”,“不主張差異”,只有相同沒有差異。這兩種極端思想“都是不正確的,都是受其他階級影響的,不是真正的無產階級思想”。2.求同而不求異——“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壹。周恩來的“求同存異”思想是這壹辯證思維在實踐中的巧妙運用。“求同存異”思想壹方面堅持“兩點論”,既註重矛盾的主要方面“求同”,又兼顧矛盾的次要方面“存異”;另壹方面,“求同存異”思想堅持“重點論”,偏向於矛盾的主要方面“求同”,力求“求同不求異”。周恩來關於求同的壹個基本觀點是,他主張“先明確雙方的不同立場,再尋找共同點”,認為“這是壹種坦誠的態度,這樣我們才能相處”。1955年4月在亞非會議上發表了著名的《求同存異》演講,強調不同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宗教信仰的國家可以在和平五項原則的基礎上找到* * *的起點;1972年,他在歡迎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宴會上說:“中美兩國社會制度根本不同,中美兩國政府之間存在巨大分歧。但是,這種分歧不應妨礙中美兩國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正常的國家關系,更不應導致戰爭。”這種先承認差異的存在,而擱置差異,重在求同的求同方式,是知不同而求同,求同而不求異,知不同而不求異,知不同而不妨礙同的辯證思維的具體表現。3.求同存異--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壹。“求同存異”不僅是壹種理念,也是認識問題、解決矛盾的基本方法。它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統壹、個性和個別性相統壹原則的具體體現。“同”是普遍性和* * *性的壹面,“異”是指特殊性和個體性的壹面;求同就是努力尋求和擴大雙方的相同點,存異就是正視和允許雙方有壹定的個性。在周恩來“求同存異”的思想中,求同是存異的目的,存異是求同的條件。周恩來壹貫強調矛盾的普遍性,認為* * *相似性是矛盾各方統壹的基礎。他說,“信任是無法建立的,互信是無法誕生的。”沒有共同的信念、願望和要求,就不會有相互信任和團結。所以人民民主統壹戰線在於“要求每個人都有* * *壹樣的立場”。同時,周恩來從不忽視矛盾的特殊性,總是主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說:“人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只要他們不幹涉政治生活和經濟生產,我們就不幹涉。”擱置分歧是對分歧的壹種尊重和保護,是緩解矛盾的壹種表現。4.等同存異——質變和量變的統壹。周恩來強調“存異”,不是忽視差異,也不是有意“求異”,而是“存異以同”。它有兩層意思:壹是把分歧引向同壹點。周恩來倡導“求同存異”的方法,通過量變來逐步縮小差異的程度,以期實現質變。因為,如果不及時解決分歧,很可能會從量變向質變反方向發展,最後失控。第二,防止“小差異”轉化為“大差異”。周恩來之所以強調要暫時擱置分歧,是因為解決這些分歧的條件尚不具備。如果堅持求同存異,矛盾不僅不會得到解決,而且很可能會推動矛盾從量變到質變,從非對抗性矛盾到對抗性矛盾,從隱性矛盾到顯性矛盾,從“小差異”到“大差異”的發展。保持差異,不發展爭論,是周恩來求同存異思想的壹個基本點。他壹直強調:“沒有必要為立場不同、想法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的問題爭論,應該互相尊重。”三、周恩來實現“求同存異”的手段及其在實踐中的運用周恩來“求同存異”思想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為了達到“求同存異”,他常常采用各種方式方法“求同存異”,顧全大局,堅持和諧。1,周恩來善於通過協調溝通的方式“求同存異”。實踐證明,矛盾雙方的不和諧,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造成的。周恩來非常擅長溝通。他總是在溝通中求同存異,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繼續溝通,最終使問題得到滿意的解決。1936年,通過與張學良、蔣介石、國民黨、蘇聯、* * *生產國際的有效溝通,推動了Xi事變的和平解決。65438年至0954年,通過與印度、緬甸等發展中國家的積極溝通,提出了舉世聞名的和平五項原則。從65438年到0956年,他通過曹聚仁、陳誠等人與蔣介石秘密溝通,促成了“爭取和平解放臺灣省”壹系列新政的頒布。事實上,周恩來本人經常充當* * *產黨和民主黨之間的橋梁。錢學森曾經說過,很多黨外人士說,我們知道周恩來才知道* * *產黨,相信周恩來才相信* * *產黨。2.周恩來善於以團結友愛的方式“求同存異”。無論是處理內政還是外交,周恩來總是從團結的願望出發,努力分析沖突各方的共同利益,爭取沖突各方權衡利弊,求同存異。毛澤東多次稱贊:“恩來最大的優點之壹,就是廣泛接觸黨內外,善於團結壹切可以團結的人。”李先念還說:“周恩來同誌的另壹個突出優點是團結人民。他真的能團結所有應該和能夠團結的人。他的這壹特點在黨內早有公認,在黨外更是大名鼎鼎。和他壹起工作,自然有安定團結的氛圍。”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周恩來還註意團結那些反對過自己甚至陷害過自己的人。比如1932年,國民黨重要人物張沖制造了“吳昊事件”陷害周恩來。後來,在抗日戰爭中,周恩來從民族利益的同壹點出發,與張沖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以公益心增友誼”3.周恩來擅長以退為進的“求同存異”。周恩來善於以退為進,是壹位將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完美結合的公關大師。每當溝通談判出現“紅燈”信號時,他總是想盡辦法後退繞道,最終成功。1945重慶談判期間,周恩來代表中國* * *產方盡可能讓步,迫使國民黨坐下來認真談判;在1950《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談判過程中,周恩來語重心長地對代表團成員說,交流磋商“不僅要勇於和善於堅持原則,而且要勇於和善於妥協”,“在不妥協的情況下談鬥爭,常常犯‘左’的錯誤,常常使談判陷入僵局,甚至破裂”。周恩來壹再通過後退壹步贏得談判的持續進展和有利局面。縱觀周恩來執政數十年的風雨歷程,他始終堅持“求同存異”的原則,展現出高超的領導藝術和豐富的政治經驗,被譽為“構建和諧的典範”。在實際工作中,他把“求同存異”巧妙地運用到新中國的各種內政外交事務中,力求在差異中求同,在抑制差異中促同,在保留差異中存異。第壹,外交工作應遵循“求同存異”的原則。周恩來長期從事並直接領導新中國的外交工作,求同存異的思想貫穿於周恩來的外交實踐。在1954的壹次幹部會議上,他明確指出“我們和英國有同有異,我們的態度是求同不求異”;在1955的萬隆會議上,他宣布“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的,不是來創新的”;在1972處理中日關系時,他再次強調“中日兩國社會制度不同,但這不應成為我們兩國平等友好相處的障礙”。當然,最能體現周恩來外交藝術的是他成功地運用了“求同存異”的政治協商藝術,提出了和平五項原則。他說,為了共同生活,世界各國應該拋開不同的意識形態和不同的國家制度,尋找相似之處,保持差異。第二,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發展統壹戰線。周恩來明確指出,團結奮鬥、求同存異是統壹戰線的根本戰略方針。他解釋說,“求同”是努力尋求統壹戰線各方的相似之處;“存異”就是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統壹戰線中壹時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強求壹致。“我們和黨外人士的合作,就是在* * *的前提下,接受他們好的意見,豐富我們的思想。只要大的方面具有同性,小的方面的差異是允許的。”正是在“求同存異”原則的指導下,周恩來建立了* * *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系,妥善處理了華僑問題,維護和促進了民族團結,化解了各種宗教沖突和矛盾,開創了新中國對臺工作的先河。第三,以“求同存異”的原則構建黨內和諧。在長期的革命鬥爭過程中,周恩來善於利用“求同存異”的優勢,使他成為調節黨內矛盾、維護黨內團結統壹的核心。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周恩來出於大局考慮,以妥協的方式竭力撐過危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在黨內和革命隊伍中,無論什麽樣的人、什麽樣的氣質、什麽樣的性格、什麽樣的思維方式,周恩來都能以“求同存異”的精神與之合作。第四,以“求同存異”的原則協調人際關系。周恩來是處理人際關系的藝術大師,最擅長用“求同存異”的方法解決身邊的人際沖突。他早年在南開學校讀書時,同學記錄裏有這樣壹段對他的評價:“妳溫柔敦厚,最有深情,致力於友誼,壹切朋友和公益工作,都盡心盡力。”他曾深有感觸地說,革命的人越多越好。為了團結更多的人,可以在思想上“求同存異”。因為他成功地將“求同存異”融入了主體的自我意識中,雖然他為人處事原則性很強,但他給人的形象更多的是和藹可親,這使他能夠在壓力下妥善處理各方面復雜的人際關系,贏得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由衷尊重。“求同存異”是周恩來處理復雜關系、解決復雜矛盾的壹貫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也是周恩來辯證思維方式的實踐範例。縱觀周恩來的革命和執政生涯,他壹貫主張把矛盾統壹在同壹點上,在尖銳矛盾中尋求共同點,在對抗中尋求非對抗因素,在適當條件下適當保留分歧。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是壹個調解人和折衷主義者。在“求同存異”思想的實際運用中,周恩來註重同壹性與鬥爭性的統壹,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結合,剛柔相濟,強硬與隱忍的結合,堅定而不固執與極端,平和而不失原則與分寸,具有外圓內方的政治人格。這壹根本特征是“求同存異”思想所體現的周恩來辯證思維方法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