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不完整,應為:看圖猜成語壹個苦字中間寫著個樂字。
答案:
苦中作樂
中文發音: kǔ zhōng zuò lè。
成語解釋:在困苦中勉強自尋歡樂。
成語出處:宋 陳造《同陳宰黃簿遊靈山八首》自註:“宰雲:‘吾輩可謂忙裏偷閑,苦中作樂。’”
成語造句:此第三首,則俗所謂苦中作樂也。言山行之可畏若此,而於其中強尋樂處,則亦有可喜者。(清 無名氏《杜詩言誌》卷十)
成語使用: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在困苦中勉強自尋歡樂
褒貶解析:屬中性成語
歇後語:窮風流,餓快活;黃連樹下彈琴
近義詞:強顏歡笑、自得其樂
英語翻譯:find happiness in suffering
2. 瘋狂猜成語壹個甘和壹個苦字猜成語謎底:同甘***苦、苦盡甘來。
苦盡甘來
kǔ jìn gān lái
解釋甘:甜,比喻幸福。艱難的日子過完,美好的日子來到了。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壹折:“忘餐廢寢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誌誠捱,怎能勾這相思苦盡甘來。”
結構聯合式。
用法可用於生活方面。含褒義。壹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盡;不能讀作“jǐn”。
辨形苦;不能寫作“若”;甘;不能寫作“幹”。
近義詞否極泰來、時來運轉、雨過天晴
反義詞樂極生悲
辨析~和“否極泰來”;都比喻壞的方面向好的方面轉化。但~多指生活方面;“否極泰來”指運氣方面。
例句老兩口過了半輩子苦日子;今天總算~了。
3. 瘋狂猜成語苦樂是什麽成語苦中作樂:基本解釋:在困苦中勉強自尋歡樂。
拼音讀法:kǔ zhōng zuò lè
使用舉例:此第三首,則俗所謂~也。言山行之可畏若此,而於其中強尋樂處,則亦有可喜者。(清·無名氏《杜詩言誌》卷十)
近義詞組:強顏歡笑、自得其樂
使用方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在困苦中勉強自尋歡樂
成語出處:宋·陳造《同陳宰黃簿遊靈山八首》自註:“宰運:‘吾輩可謂忙裏偷閑,苦中作樂。’”
歇後語:化子養仙鶴;窮風流,餓快活;黃連樹下彈琴
4. 瘋狂猜成語什麽天什麽地的四字詞語歡天喜地huān tiān xǐ dì釋義非常歡喜高興的樣子。
※語或出《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參考: 喜地歡天近義: 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眉開眼笑, 喜氣洋洋, 興高采烈, 歡欣鼓舞反義: 日坐愁城, 悶悶不樂, 愁眉苦臉典源說明「歡天喜地」是個很淺顯的成語,常被用來形容人非常歡喜高興的樣子,較早見於宋代話本小說《錯斬崔寧》。
其故事內容描述壹個名叫劉貴的人,夜裏被闖入的盜賊殺死,而劉妻誤以為是他的小妾與崔寧謀財害命,於是告到官府去,官方又草率斷案,將小妾和崔寧判了死刑。壹年後,劉妻陰錯陽差地成了那個盜賊的押寨夫人,在壹次閑聊時,赫然發現此人才是當年謀殺親夫的真兇。
劉妻心中懊悔不已,但表面上裝作沒事,仍是壹付「歡天喜地」的樣子,第二天才偷空到官府報案,為夫報仇。「歡天喜地 」也常見於其他戲曲小說裏,如《水滸傳.第壹七回》中,曹正等人綁著魯智深,假意要將他獻給二龍山的山大王鄧龍,鄧龍手下小嘍啰見他們到來,「歡天喜地說道:『好了!眾人在此少待壹時。
』」然後趕緊報予山大王知。典源《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大王道:「說起殺這個人,壹發天理上放不過去。
──且又帶累了兩個人,無辜償命。是壹年前,也是賭輸了,身邊並無壹文,夜間便去掏摸些東西。
不想到壹家門首,見他門也不閂,推進去時,裏面並無壹人。摸到門裏,只見壹人醉倒在床;腳後卻有壹堆銅錢,便去摸他幾貫,正待要走,卻驚醒了那人,起來說道:『這是我丈人家與我做本錢的,不爭妳偷去了,壹家人口都是餓死。
』起身搶出房門。正待聲張起來。
是我壹時見他不是話頭,卻好壹把劈柴斧頭在我腳邊,這叫做人急計生,掉起斧來,喝壹聲道:『不是我,便是妳。』兩斧劈倒。
卻去房中將十五貫錢盡數取了。後來打聽得他,卻連累了他家小老婆,與那壹個後生,喚做崔寧,冤枉了他謀財害命,雙雙受了國家刑法。
我雖是做了壹世強人,只有這兩樁人命是天理人心打不過去的;早晚還要超度他也是該的。」那大娘子聽說,暗暗地叫苦:「原來我的丈夫也吃這廝殺了!又連累我家二姐與那個後生無辜受戮。
思量起來,是我不合當初做弄他兩人償命。料他兩人陰司中也須放我不過。
」當下權且1>歡天喜地,並無他說。明日捉個空,便壹徑2>到臨安府前叫起屈來。
註解:權且:暫且。壹徑:壹直、直接。
洞天福地dòng tiān fú dì釋義洞天,道教中稱神仙統治之處。福地,道教中稱真人統治與得道之所。
「洞天福地」即指神仙居住或修道的地方。語本唐.李沖昭《南嶽小錄.敘嶽》。
後亦用「洞天福地」形容環境極為優美舒適的名山勝境。參考: 福地洞天近義: □嬛福地, 蓬萊仙境, 世外桃源, 蓬萊仙境典源說明「洞天」及「福地」原是道教中用來指神仙真人所居住的地方,多位於名山勝景中。
在壹些道教典籍裏,我們可以見到這方面的記載,如宋代張君房的《雲笈七簽》,便羅列了所謂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及七十二福地。其實早在唐代李沖昭的《南嶽小錄.敘嶽》,也提及了南嶽衡山中的洞天福地,文雲:「復有神仙聖境曰朱陵洞,洞天也。
」又雲:「青玉壇、洞靈源、光天壇,悉是福地。」李沖昭是個求道者,他為尋訪神仙靈跡,故深入南嶽衡山之中,然後將觀察訪談所得事跡記錄下來,即成《南嶽小錄》。
他書中提及的幾處洞天福地,後來在張君房的《雲笈七簽》中亦可見。至於這些洞天福地究竟是否曾有神仙居住?李沖昭則說:「唯求古來舊記,希窮勝異之事,莫之有者。
」可見神仙之說畢竟為虛幻不可確知的,只見歷來所謂之洞天福地皆為清幽秀麗、安樂舒適的地方,故後來「洞天福地」便多被用來形容環境極為優美舒適的名山勝境。典源唐.李沖昭《南嶽小錄.敘嶽》南嶽者,《周禮.職方氏》曰,南嶽之鎮曰衡。
……復有神仙聖境曰朱陵洞1>,洞天也。又雲山稟靈氣,時有異人。
又《福庭誌》雲朱陵之天,周環七百裏。七十大峰有五小峰,有二壇露光。
青玉學道居此,度世上升。又青玉壇2>、洞靈源3>、光天壇4>,悉5>是福地。
五嶽作鎮,皆有高真統治,蓋以導雲雨養萬物,惠群生者也。註解:朱陵洞:道教中所謂三十六小洞天之壹,為上仙所統治之處。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在衡州衡山縣,仙人石長生治之。」青玉壇:道教中所謂七十二福地之壹,為真人修行得道之所。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在南嶽祝融峰西,青烏公治之。」洞靈源:道教中所謂七十二福地之壹,為真人修行得道之所。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在南嶽招仙觀觀西,鄧先生所隱地也。」光天壇:道教中所謂七十二福地之壹,為真人修行得道之所。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在衡嶽西源頭,鳳真人所治之處。」悉: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