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竈是壹項在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傳統習俗。民間祭竈,源於古人拜火習俗。據我國晉代名人周處所作的地方風物誌《風土記》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竈,謂竈神翌日上天,白壹歲事,故先壹日祀之。”
清朝前期和中期,祭竈壹直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都是臘月二十四祭祀。《清嘉錄》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竈》:“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竈。”《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中說,乾隆壹朝,每年臘月二十四晚上,祀竈神於坤寧宮。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竈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