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不忍看視;這個成語是“目不忍視”。
拼音:mù bù rěn shì。
註音:ㄇㄨˋㄅㄨˋㄖㄣˇㄕˋ。
解釋:形容景象極其悲慘。
出處: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七卷:“欽宗聽罷,不好回言,只是暗暗淚落,目不忍視。”
例子:《記念劉和珍君》:“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情景很淒慘。
感情:目不忍視是貶義詞。
繁體:目不忍視。
近義:慘不忍睹、目不忍見。
反義詞:
賞心悅目。
拼音:shǎng xīn yuè mù。
註音:ㄕㄤˇㄒ壹ㄣㄩㄝˋㄇㄨˋ。
解釋: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處:《宋史範鎮傳》:“凡可以蕩心悅目,不宜有加於舊。”
例子:兩人到山腳下壹看,只見新葉嫩碧,土地金黃,野草開著些紅紅白白的小花,真是連看看也賞心悅目。(魯迅《故事新編采薇》)
正音:“悅”,不能讀作“ruì”。
辨形:“悅”,不能寫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