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èbühü
釋義:戶:門。晚上睡覺不用栓門。形容治安狀況良好。
來源:《禮記·李雲》:“求閉而不富,盜賊而不為,故不閉於外,乃大同也。”
戰國時期,愛國人士商鞅因逃亡秦國而主張法治,受到秦國的高度重視。他先後制定了壹系列新法,廢除了維護貴族特權的舊法,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嚴格執法,不循私。壹段時間後,秦國社會穩定,家家戶戶夜不閉戶,國力強盛。
典故:子產退居政壇五年,國無賊。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傳左傳》謀合而不興,盜賊而不為,故門不關。戴勝,《禮記》,李雲,西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