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ó lǎn qún shū]
覽:觀看,閱讀。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也作“博覽群籍”。
書聲瑯瑯
[shū shēng láng láng]
形容讀書聲清脆響亮。也作“書聲朗朗”。
讀書得間
[dú shū dé jiàn]
讀書能心領神會。出自《官場現形記》。
罄竹難書
[qìng zhú nán shū]
罄:盡,完。竹:古人用來寫字的竹簡。書:書寫。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盡。
奮筆疾書
[fèn bǐ jí shū]
奮筆:提起筆來。指精神昂揚地揮筆快速書寫。
著書立說
[zhù shū lì shuō]
著:寫作。立:建立。說:言論,主張。從事著述,創立學說。
書香世家
[shū xiāng shì jiā]
世代都有讀書人的家庭或家族。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釋義是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出處是陳壽《三國誌·魏誌·王肅傳》:“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雲:‘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琴棋書畫
[qín qí shū huà]
彈琴、下棋、書法、繪畫。泛指各種文藝特長。
壹介書生
[yī jiè shū shēng]
壹介:壹個。是舊時讀書人的自稱,也可用作對壹般讀書人的雅稱。其中含有清高、自詡的意味。
盡信書不如無書
[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
書:本指《尚書》,後泛指書本。原意是完全相信《尚書》,還不如沒有《尚書》。後用來規勸、告誡人們不要盲目相信或拘泥於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