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什麽其實”的成語是“名副其實”。
讀音míng fù qí shí
解釋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
出處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六卷:“身後贈謚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實矣。”
造句
(1)頤和園的長廊是壹條名副其實的畫廊。
(2)他們夫婦倆是名副其實的才子佳人。
(3)他們患難與***,是壹對名副其實的難兄難弟。
(4)幹部應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名副其實的公仆。
(5)昆明壹年四季溫暖如春,是名副其實的春城。
(6)?濟南真是名副其實的泉城。
(7)他做的詩清新脫俗,他詩仙的美名名副其實。
(8)這部機器是壹部名副其實的省時裝置。
(9)經過這件事,看來他是名副其實的神算。
(10)?毛主席是我們近代名副其實的最偉大的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