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關於“涸”的成語有哪些?

關於“涸”的成語有哪些?

1、涸澤而漁

註音:[ hé zé ér yú ]

解釋:抽幹池水捉魚。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

出處:《文子·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2、涸轍之鮒

註音:[ hé zhé zhī fù ]

解釋:涸:幹;轍:車輪輾過的痕跡;鮒:鯽魚。水幹了的車溝裏的小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出處:《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聲。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耶?’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鬥升之水而活我哉?……吾得鬥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3、涸魚得水

註音:[ hé yú dé shuǐ ]

解釋:涸轍之魚得到水。比喻絕處逢生,有所憑借。

出處:《新唐書·契苾何力傳》:“何力被執也,或讒之帝曰:‘何力入延陀,如涸魚得水,其脫必遽。’帝曰:‘不然。若人心如鐵石,殆不背我。’”

4、涸鮒得水

註音:[ hé fù dé shuǐ ]

解釋:比喻絕處逢生,有所憑借。同“涸魚得水”。

出處:〖出處〗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傑傳》第六節:“雖然,以當時久困地獄,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驟聞此語,殆如涸鮒得水,籠鳥脫樊,且距且躍,且汗且喘。”’”

5、濡沫涸轍

註音:[ rú mò hé zhé ]

解釋:濡:沾濕。本指泉水幹竭,魚兒相互吐沫濕潤。後比喻在困難的處境中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幫助。

出處: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