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成語“有薪無酬”是什麽意思?

成語“有薪無酬”是什麽意思?

成語“桶底薪”指的是柴火;工資;姓氏。

最早出自東漢班固的《韓梅成傳》。鍋底拔柴,就是把柴火從鍋底拔下來,使之不能受熱;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壹般在句子中做謂語、定語、狀語。

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認識和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成語告訴人們,“抽水”“止沸”只是壹種應急措施和手段,只抓住了事物的次要矛盾,是治標不治本。

只有把鍋底的柴火去掉,切斷火源,才能有效制止“沸騰”,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成語故事:梅成(約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38年),字叔,淮陰人,西漢時期的詞人。他與鄒楊並稱“鄒眉”,與司馬相如並稱“馬梅”,與賈誼並稱“賈梅”。

註意事項:

(1)打敗它的力量:敵人,動詞,攻擊。力,最強的部分。

2、消滅其勢:勢、勢。

(3)“換下做上”的形象:《易經》六十四卦中,“魯”卦意為“換下做上”,上為天,下為和。還有,是陰爻,是軟的;做的是楊占蔔,而且是義正言辭。從循環關系和規律上來說,下壹次交換必須沖,所以有“剛柔並濟”的形象。這個計劃來源於這個形象推理,也就是說我可以通過這個計劃打敗壹個強敵。

在桶底造句:

1,這個方案不可取,不是激進的措施,成為問題是必然的。

2、要想辦法從問題的根源上永遠擺脫煩惱,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3.上遊廠家的釜底抽薪,著實讓急需原料的下遊客戶苦不堪言。

4.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采取激進的方法。

5.只有徹底消除混亂,才能積極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