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壹箭雙雕的意思解釋

壹箭雙雕的意思解釋

原指射箭技術高超,壹箭射中兩只雕。後 比喻 做壹件事達到兩個目的。

成語出處: 《北史· 長孫 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壹發雙貫焉。”

成語例句: 因為鳳珠 也是 十六歲的人了,胡統領早存了個得隴望蜀的心思,想 慢慢 施展他 壹箭雙雕 的手段。

繁體寫法: 壹箭雙雕

註音: ㄧ ㄐㄧㄢˋ ㄕㄨㄤ ㄉㄧㄠ

壹箭雙雕的近義詞: 壹石兩鳥 壹舉兩得 做壹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事半功倍 意為只用壹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

壹箭雙雕的反義詞: 事倍功半 指費力多而收獲少

成語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做壹件事達到兩個目的

成語故事: 據《北史·長孫晟(shèng)傳》記載:長孫晟是北周時洛陽人。他智謀過人,武藝超群,十八歲時就當了壹名禁衛東宮的武官。但真正賞識他的是隋國公楊堅。有壹次,隋國公楊堅偶然與他交談了幾句,就發現他有勇有謀,認定他日後必定能成為壹代名將。 那時,北方遊牧民族突厥首領攝圖,和北周友好相處,互派使節往來。為了炫耀各自的實力,雙方都選派有勇有智的人充當使者,但傲慢的攝圖對北周派來的使者大都瞧不起。 有壹次,長孫晟被派去陪同正使宇文神慶出使突厥。攝圖見到長孫晟後,壹改往日對北周使者的輕蔑態度,竟要求宇文神慶將長孫晟留下來。宇文神慶答應了攝圖的請求,長孫晟就這樣留在了突厥。整整壹年過去了,攝圖還是讓長孫晟繼續跟隨在自己身邊,不讓他回北周,而且,攝圖每次出獵,總要長孫晟陪同。 壹天,攝圖在氈帳前看見空中有兩只大雕盤旋著,正在爭奪壹塊肉。他很有興致地喊來長孫晟,並叫人拿兩枝箭遞給長孫晟,命令他把兩只雕射下來。 長孫晟接過箭,迅速翻身上馬飛馳而去。他漸漸離大雕的位置很近了,只見他拉弓搭箭,認準目標壹箭射去,竟射穿了兩只大雕的胸膛!兩只大雕頓時壹齊落地。長孫晟壹箭雙雕的高超箭術,博得了在場的突厥士兵的連聲喝彩,攝圖也異常高興,他下令重賞長孫晟,並要求部下向長孫晟學習箭術。 後來,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了隋朝。突厥及其他少數民族國家趁機進攻隋朝,為北周復仇。這時,長孫晟已回到隋朝。他憑借自己的智謀和勇武以及對突厥內部情況的了解,幫助楊堅多次打退了突厥的進犯。 後人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壹箭雙雕”這個成語,比喻做壹件事而達到兩方面的目的。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 緊縮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俄語翻譯: одним выстрелом убить двух зáйцев

日語翻譯: 壹石二鳥(いっせきにちょう),壹挙両得(いっきょりょうとく

其他翻譯: <德>zwei geier mit einem pfeil abschieβen--zwei fliegen mit einer klappe schlagen

成語謎語: 最厲害的箭法

讀音註意: 雙,不能讀作“suānɡ”。

寫法註意: 雕,不能寫作“雕”或“碉”。

歇後語: 壹塊石頭打兩只斑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