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壹口三舌,相同的成語

壹口三舌,相同的成語

壹口三舌,相同的成語

百舌之聲 比喻嘮叨、多嘴。

出處:《淮南子·說山訓》:“人有多言者,猶百舌之聲;人有少言者,猶不脂之戶。”

薄唇輕言 形容多嘴,說話隨便。

出處:春秋·無名氏《靈樞·逆順肥瘦篇》:“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輕言。”

長舌之婦 常用來指多嘴多舌、喜歡說長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出處:《詩經·大雅·瞻卬》:“婦有長舌,唯厲之階。”

侈侈不休 說話沒完沒了;嘮叨。

出處:沙汀《闖關》壹:“左嘉很快就把問題拉在自己身上去了,侈侈不休的辯解起來,直到好壹陣才把話頭牽開。”

刺刺不休 刺刺:多話的樣子。形容說話嘮叨,沒完沒了。

出處:唐·韓愈《送殷員外序》:“持被入直三省,丁寧顧婢子,語刺刺不能休。”

喋喋不休 喋喋:形容說話多;體:停止。嘮嘮叨叨,說個沒完沒了。

出處:《漢書·張釋之傳》:“夫絳侯、東陽侯稱為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效此嗇夫喋喋利口捷給哉!”

多嘴多舌 很多嘴,很多舌頭。形容到處插嘴,搬弄是非。

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妳休要多嘴多舌。”

酒入舌出 形容人喝酒以後喜歡嘮叨。

磕牙料嘴 多嘴多舌。

出處: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三折:“咱與妳甚班輩,自來不相會,走將來嗑牙料嘴。”

嘮嘮叨叨 說話羅嗦,壹說起來沒個完。

出處:宋·鄭思肖《答吳山人問遠遊觀地理書》:“古人胸中高明,壹見便了……未若後世嘮嘮叨叨,支支離離,棄本逐末,侈為乖謬。”

呶呶不休 呶呶:形容說話嘮叨;休:停止。嘮嘮叨叨,說個不停。

出處:唐·柳宗元《答韋立論師道書》:“豈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騷吾心。”

貧嘴薄舌 指話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厭惡。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什麽詼諧!不過是貧嘴賤舌的討人厭罷了!”

貧嘴惡舌 指話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厭惡。同“貧嘴賤舌”。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什麽詼諧!不過是貧嘴賤舌的討人厭罷了!”

饒舌調唇 饒舌,多嘴。調唇,耍嘴皮子。指多嘴多舌,搬弄是非。

出處:明·無名氏《蘇九淫奔》第壹折:“我恰待饒舌調唇,怎當他拔樹尋根。”

人多嘴雜 雜:雜亂,多種多樣。談論的人多,說法多種多樣。也指在場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九回:“閨臣恐人多嘴雜,說話不便,即同良箴、紅蕖、紫綃另在壹房居住。”

散言碎語 猶言閑言碎語。嘮叨些與正事無關的話。

閑言長語 議人長短的嘮叨話。

閑言碎語 閑:與正事無關;碎:指說話嘮叨。嘮叨些與正事無關的話。

出處:明·馮惟敏《正宮端正好·徐我亭歸田》:“壹個道緊急軍情奉火牌,閑言碎語須耽待。”

絮絮叨叨 形容說話羅嗦,嘮叨。

出處:明·湯顯祖《紫簫記·勝遊》:“自成了人後,夜裏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番來覆去,那裏睡來?”

言多傷行 話多易出問題,以致言行不壹,使品行受損害。

出處:元·關漢卿《金錢池》第三折:“不是我把不定,無記性,言多傷行。”

言多傷幸 話多易出問題,以致言行不壹,使品行受損害。同“言多傷行”。

出處:元·石德玉《紫雲庭》第壹折:“他那裏問言多傷幸,絮得些家宅神長是不安寧。”

言多傷幸 話多易出問題,以致言行不壹,使品行受損害。同“言多傷行”。

言三語四 言、語:說、講。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出處: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小生欲待要不去,懸心掛意,怎生撇得?欲待要去呵,又惹的人言三語四,使人惶恐,好兩難也呵!”

壹口三舌 比喻嘮叨、話多。

出處:漢·焦延壽《易林》卷十:“壹口三舌,相妨無益。”

眾口紛紜 紛紜:多而紛亂。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阿纖》:“君無二心,妾豈不知?但眾口紛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眾說紛紜 紛紜:多而姑亂。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阿纖》:“君無二心,妾豈不知?但眾口紛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嘴尖舌頭快 比喻話多而輕率。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四十三回:“單管嘴尖舌頭快的,不管妳事也來插壹腳。”